本报讯 耀州区司法局全力落实“八五”普法规划,不断创新普法理念、机制、方式,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开展公益普法,推动普法依法治理触角向基层延伸,努力将“法治种子”播撒到辖区的每一个角落,持续增强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动力,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坚持“动”“静”结合,增强阵地实效。耀州区司法局通过打造融入法治元素的普法阵地,并依托阵地开展多样化普法活动,有效提升了法治文化阵地的实际效能。固本强基,建好“静态阵地”。在打造“固态阵地”集群的基础上,拓展现有基层公共场所功能,深度融合特色产业、民俗文化与法治元素,创新打造集法治宣教、产业发展、文创旅游于一体的复合型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学活用,激发“动态效能”。以法治文化阵地为依托,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以动态普法的互动性、体验感提升阵地的服务效能。持续开展“法治宣传基层行”等系列活动,组建的法治文艺宣传队,采取“以顺口溜唱法”“以画说法”“快报诉法”“小品示法”“微电影弘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大大提升了普法宣传的质效。
坚持“乡”“网”融合,彰显法治文化。深度融合耀州地域文化,打造立体化普法网络,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乡村法治文化传播格局。打造乡土法治文化精品。收集研发寓教于乐的法治文化作品,发动乡村“草根”创作达人,用方言俚语阐述“法言法语”,将法治元素融入快板、歌曲、小品、微电影、小说等创作中,融入年画、剪纸、书法等传统文化创作中。构建智慧普法传播网络,打造立体覆盖的法治文化名片,成立网络普法媒体联盟,将普法宣传与新媒体相结合。辖区各单位充分利用“两微一端”、政府官网、电子显示屏等载体的普法优势,在辖区营造浓厚的普法氛围。
坚持“情”“法”交融,壮大法治力量。融合乡情亲情友情和家风家教家训,“三治”融合推动普法治理深入乡村、走进家庭。自治为基,激发基层活力。鼓励各村(社区)成立各类群众性自治组织,如红白理事会、志愿服务队等,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法治为纲,维护公平正义。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活动,将法律法规送到群众身边。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利用文艺演出、法治讲座等形式,增强法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德治为先,弘扬文明新风。在辖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表彰活动,树立道德榜样,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耀州区司法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