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实习生陈卓 布阿依谢姆 刘思思 记者赫巍利报道 废弃的锅炉房改建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闲置的大烟囱变身社区工业记忆景观……近日,记者从沈阳市大东区获悉,当地时间11月17日,在巴西贝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新闻中心,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与大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中心联合举办了《2025美丽中国·绿色空间使用者典型案例集》(以下简称《案例集》)发布会,大东区长安街道长安社区的《工业遗存改造焕发新生》等40个案例入选。
据了解,《案例集》以中英文双语形式面向全球发布,系统展现了中国普通民众在生活、商业与公共空间中践行绿色发展的创新实践,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与气候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方案。《案例集》收录了来自中国基层的多样化绿色实践案例,涵盖社区节能改造、绿色出行推广、公共空间生态修复、商业场所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以“人人参与、人人受益”为主线,展现了普通民众如何通过日常行动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发展模式。
其中,长安社区的改造案例依托沈阳工业城市底蕴,将废弃锅炉房、旧烟囱等工业遗存因地制宜改造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养老服务站等多功能空间,既保留了城市历史记忆,又通过节能改造、空间生态修复等举措实现低碳转型。改造后的社区不仅解决了老旧设施短板问题,更让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