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调买机,成为前阵子的市场策略,导致债市提前定价降息预期40BP,市场一片燥热。
经验越为丰富,越容易提前下车,导致带来一个很简单操作思路:做债就是满仓,然后睡觉,其他人都是战五渣,我是宏观利率小能手。
但是在宏观叙事下,我们很容易掉入一些陷阱,动辄日本化,摸日本都快成了一个研究热潮了。日本都被大家摸吐了。
我现在路演都很害怕问我怎么看日本。但是这显然是不对的,日本和我们的经济结构,制造业的生态位,甚至西方的围堵来看,都决定了,我们必须是当之无愧的大国,退无可退,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因而deepseek,哪吒,接连横空出世。更有军迷们所热爱的六代机,机器狗,无人机作战群,这些比拼的到最后,可能就是国运。
这些非日本这种小视野的国际竞争可比,我们勒紧裤腰带的搞转型,搞竞争,是因为我们面临的确实是极其严重的外部压力。但是幸运的事,我们是中国。
这一点,最近的诸多事件,可能还是提振了大家的信心,但是这些迹象,并非是突然发生的,微观层次的深度涌动,最终都会在宏观层面上体现,那么沿着此前的叙事逻辑,动辄提日本化,很可能其实也是一种很强的惯性。
但是时代的发展从来不是线性的逻辑,滚滚车轮走的也绝非直线,线性的推演带来的比如对利率债的看法,市场过于极致,那么拐点其实已经到了。
本文沿着3条叙事逻辑展开:
1、信贷开门红到底是季节性因素,还是确实反映了实体的需求提振?
2、央妈降息的时点或者必要性如何?
3、性价比视角下,债券调整是否是必然的。
1、信贷开门红到底是季节性因素,还是确实反映了实体的需求提振?
很多人觉得信贷超预期,然后惯性思维就是:这数据,没啥,时点数而已。但是我们不应该忘了,其实经济经过疫情的三年,加上外部环境的变化,的确已经在深度调整了。目前的信贷的增幅,可能一定程度上,水分已经被挤出了,尤其是化债主线下,城投平台的信贷需求是被遏制的,在这个大背景下,产业含金量在上升,叠加这个数据,因而信贷数据,确实是反映了实体的需求提振。
另外一个显著的信号是,民营经济家座谈会。
个中体会,阿里的掌舵人马云归来,其实是个非常重磅的信号,反应了对市场之前的一些风声的证伪,这一块我不方便展开很多。但是从新希望掌舵人刘永好等人均在,可以看出,信贷上,对民营企业是非常支持的。
很多看信用的,大概率新希望都没入库,我们是一直比较坚持新希望信用风险可控,整体在断臂求生,腾挪上,第一代创业者健在,都能腾挪开。
回到这个座谈会,结合信贷开门红,后续的一些政策配套可能依旧很足。大家要相信,我们政策工具是异常之充分,自上而下方向调整后,执行基本上是雷厉风行。意志决定一切,而现在的意志明显是发展经济。
2、央妈降息的时点或者必要性如何?
这个我是外行,但是如果说实体融资逐步恢复,经济已经开始企稳。
而汇率等依旧是干扰项,美元降息的预期走弱,那么内部的紧迫性不足,外部的压力尚存,政策空间暂时其实是可以留存的。
环境变了,央行降息的必要性、急迫性可能都不是那么大。因而尴尬的问题就来了:提前抢跑了40BP的降息,那么调整20BP,也不算特别大幅度,只能算预期之内。
3、性价比视角下,债券调整是否是必然的。
(转自:信堡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