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阿热依·热依哈巴提
今年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票房一路 “狂飙”,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堪称 “王炸”!自1月29日上映以来,这部作品不仅在国内市场独占鳌头,还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一现象不仅展现了中国电影市场的潜力,为影视产业注入了强劲动力,更为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视野与思路。
一直以来,兵团凭借丰富的文化资源,积极打造文化IP,持续推动文化产业不断升级。兵团文化IP作为展现兵团精神特质与历史风貌的重要载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那么,《哪吒2》的爆火出圈对兵团文化IP的创新发展带来了哪些启示?接下来兵团如何用好用活文化IP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今日,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带你一起探寻。
“尊重传统+勇于突破”
以现代视角诠释兵团文化
《哪吒2》成功的关键,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叙事的创新融合。
影片源于古代神话传说,故事巧妙嫁接了方言、民俗等地域文化符号,如四川方言版太乙真人、江南水墨风陈塘关场景,在保留传统神韵的同时注入时代潮流基因,为文旅融合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影片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解构,赋予哪吒全新的性格特质与命运轨迹,使其更加贴近当代观众的心理需求。这种既尊重传统又勇于突破的创作态度,正是当下文化产品所应具备的,它既能承载和传播传统文化,又能够激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叙事创新融合,在兵团的实践并不少。2024年,十四师昆玉市举办了第十三届兵团沙海老兵节系列活动之“重走沙海老兵路”——首届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徒步挑战赛。此次沙漠徒步挑战赛吸引了170余名选手报名参加。
近日,记者回访了参加沙漠徒步挑战赛的选手张银银。“这种体验式的活动可以让我们这一代人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老兵精神。我觉得这点和《哪吒2》一样,是通过现代的方式讲述文化IP故事,只不过重走沙海老兵路这个活动背后是沙海老兵的故事,是我们的兵团文化IP。”张银银说。
兵团文化底蕴深厚,既有屯垦戍边的红色基因,又有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特色。兵团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史诗,其精神内核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例如,沙海老兵的故事、三五九旅的光辉历史,都是兵团红色文化的瑰宝。沙海老兵们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扎根,用一生诠释了 “扎根新疆、热爱新疆、屯垦戍边”的老兵精神;三五九旅则是兵团历史的缩影,从南泥湾到天山脚下,他们的故事充满了感人至深的情节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创新与传统结合方面,兵团文化IP可以借鉴《哪吒2》对传统故事的现代化改编,将兵团的历史和精神融入现代语境,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并通过现代视角重新诠释兵团故事,吸引年轻观众。同时,兵团可以推进红色文旅融合,打造以沙海老兵纪念馆、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为核心的红色旅游线路,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兵团精神。
深挖兵团文化富矿
精心打磨文化作品
单帧渲染20个小时以上、平均一个镜头渲染超过200个小时、1900个特效镜头、前后耗时5年、4000多位中国动画人参与……《哪吒》系列电影的制作团队选择深耕内容,专注高质量的创作,实现从剧本打磨到特效合成的全流程闭环。
五年磨一剑,一剑破苍穹。《哪吒2》的成功在于其高品质的制作和深入人心的故事。兵团文化IP可以借鉴这一经验,注重文化作品的内容质量,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精品。同时,还应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兵团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兵团历史和兵团精神是高质量内容的天然富矿。从“八千湘女上天山”到“戈壁滩上建花园”,兵团故事充满了感人至深的情节和震撼人心的力量。近年来,兵团广大文艺工作者扎根边疆,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化IP作品。
在兵团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兵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20部(首)优秀作品集中展示了2019年以来兵团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丰硕成果。其中音乐剧《活界碑》、纪录片《岁月如歌》、广播剧《永不换防》等作品讲述了兵团人传承和发扬兵团精神和胡杨精神、老兵精神的故事。兵团通过影视、音乐剧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增强了兵团文化IP的传播力,激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如上所述,兵团文化IP应当注重深入挖掘兵团历史和文化资源,精心打磨每一个文化作品。同时加强与文化机构、高校等合作,共同挖掘和整理兵团历史文化资源,为文化作品的创作提供坚实的素材基础。
多维度开发文化IP
延伸兵团文化产业链
当《哪吒2》电影票房高歌猛进之际,其线下周边商品遭遇了“哪吒热抢,一件难求”的局面。目前《哪吒2》系列衍生产品涵盖卡牌、手办、图书、文创等多元品类。《哪吒2》的IP授权方包括泡泡玛特、卡游、荣耀、蒙牛、兔头妈妈等多个品牌,预计哪吒系列IP衍生品收入或达100亿元至150亿元,并通过电影热映扩大IP受众,IP总商业价值或达300亿元至350亿元。
《哪吒2》在IP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全产业链的开发和运营,实现了从单一产品到全产业链的跨越。兵团在打造文化IP时,可以借鉴这一经验,加强文化IP的多维度开发,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如影视、动漫、游戏、文创产品等,提升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延伸文化产业链。
兵团的文化资源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适合多维度开发。例如,军垦文化、生态保护、民族团结等主题可以衍生出丰富的文创产品。
“文创产品不仅是商品,还是文化的传递者和故事的讲述者。我也在网上看了很多《哪吒2》的衍生文创产品,接下来,我们也可以根据兵团文化IP去制作更出彩的文创产品,通过文创让更多人了解兵团文化、喜爱兵团文化,把兵团精神发扬光大。”八师石河子市戈壁记忆文创工作室负责人谢辉说。
近年来,兵团在文创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如军垦娃娃“艾兵”“艾团”、坎土曼笔插等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这些产品不仅具有收藏价值,还能让受众在欣赏文创产品的同时,感受兵团文化的独特魅力。
《哪吒2》的成功为兵团文化IP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通过《哪吒2》的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兵团文化IP的未来不仅在于传承,更在于创新与突破。在未来的发展中,兵团应深入挖掘自身文化资源,强化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拓宽传播渠道;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延伸文化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