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早安·成语咸阳 | 国色天姿

转自:咸阳发布

国色天姿

成语咸阳

【释义】

《成语大词典》释曰:“原指牡丹的花香花色不凡,后多形容女子容貌的美丽。”

【出处】

《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颜夫人者,妪盈女也,国色也。”

班固《汉武帝内传》:“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

【典故】

成语“国色天姿”由“国色”和“天姿”两个词组成。国色,指女子美色冠绝全国;天姿,指天生的姿色。旧时用来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国色”一词最早出现在《公羊传》中。一处是《公羊传•僖公十年》,“骊姬者,国色也。”这是形容女子骊姬有绝顶出众的美貌,冠绝一国。另一处是《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颜夫人者,妪盈女也,国色也。”这是指春秋时邾娄国颜公的夫人,颜夫人是姓盈的老妇人的女儿,容貌如国色一般的美丽。“国色”一词由此流行开来。

“天姿”即天赋的姿色、姿容,特指俊美的容貌。有时也指天子的仪容或天然生成的质料。最早出现在《汉武帝内传》中:“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这里的“天姿掩蔼”是特指西王母而言。西王母民间又叫王母娘娘。她的形象在很早以前的《尔雅》《庄子》《穆天子传》等几个文献中隐约可见。到了东汉时期,道教兴起,佛教传入,王母娘娘的形象又被加上了宗教的色彩。班固的《汉武帝内传》正是这个时期形成的,书中的西王母形象有点似人似仙。

故事的名字叫《西王母巧遇汉武帝》。故事讲西王母在“王母山”定居后,将嫦娥点化为蟾蜍,让她飞上月宫;其他仙女有的私奔牛郎,有的随了董永。剩下王母自己也觉得寂寞,总想找个人说说话。有一天,王母忽见东北彩云如龙,豁然散开又忽然聚拢,金光闪闪,几回转落。一位守护天门的小神仙跑来报告:汉朝皇帝刘彻到泰山寻找长生不老药,路过这里,故而云辇随影翻动。西王母一听是刘彻,马上就想一见。

原来王母与刘彻早就认识。方士们讲,王母是太始天尊的独生女,刘彻是乐海老龙的小儿子。刘彻生得风流倜傥,王母则真乃天仙,他们曾在天宫的香樟树下玩耍,也算是两小无猜。后来王母下嫁玉皇大帝,刘彻做了帝王,从此断了音讯来往。想不到今日偶遇,王母让小神速速去请刘彻到此叙话。

王母、刘彻虽为天上、人间的人中之人,但当然互不相同。王母本是仙体,自是长生不老。可刘彻因相信“蛊术”,先因“巫蛊案”杀了太子,后又死了李夫人,弄得心灰意冷,面如枯槁。这次到泰山,还是为了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听说王母有请,高兴不已。两人一见,王母还是当年的妙龄少女模样,汉武帝不禁惊叹:“真是‘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呀!怎么一点儿也没变化?”王母见他形若老朽,心情懊丧,便命门童为刘彻打理衣物,让他到自己的温泉瑶池沐浴。入得温泉,刘彻就觉得神清气爽,面目红润。浴罢,只见刘彻英气又上眉间,好一个英雄气概!王母拿出自酿的“梅花露”“枇杷汁”,两人边饮边唱:“你为天上仙,我为地上人,人烦仙不知,相谈无真心。仙为人中人,何知无烦闷……”

这个故事虽然是班固笔下的传说,但却留下了“国色天姿”这个既美好又温馨的美妙成语。

来源:《成语话咸阳》

编辑:韩越

审核:闫莉  签发:王鹏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早安·成语咸阳 | 国色天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