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湖
无锡市航空航天产业园
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内,人形机器人与自动化产线相融合
江南运河文化公园
江苏无锡(惠山)生命科技产业园
□ 本报记者 魏 琳
2024年,无锡市惠山区以进促稳,高质量发展根基不断夯实,区域发展活力持续增强,位列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25位,达到建区以来最好水平。
2025年,惠山将围绕“12345”总体思路,坚持干字当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脱胎换骨”,实现“鲲鹏迭变”,通过空间重塑、产业重构、财力重整、城市重建、活力重振,推动由内到外焕然一新、各项工作走在前列,以新的发展实绩为全省全市大局作出惠山新的更大贡献。
厚植产业基础,项目建设“多点开花”
新的一年,产业项目落地惠山的好消息接连不断。2月,特宙斯(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确定将公司总部搬迁至位于惠山高新区(筹)(洛社镇)的惠山先进制造产业园内,并建设Ebike整车生产基地;惠山经开区开出新项目“三连单”,云鲸集团华东区域总部项目、洛梵狄Ebike传动系统总部项目、泰豪智能智造基地项目官宣“落子”……与此同时,项目建设现场也热火朝天,正在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阳山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多处项目工地满弓紧弦、施工正酣,阳山湖国际度假酒店、桃心小岛露营基地“新客厅”、新水蜜桃交易市场等项目建设都开足马力“赶春光”。
奋勇向前,步履不停,惠山区坚持项目为王、园区为主、创新为要、环境为金,全力以赴抓经济、稳增长。2024年,开展“桃花约”“品桃会”“金秋月”等境内外经贸招商活动150余场次,113个项目签约,新增招引备案50亿元级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9个。蓝箭航天、京东二期等项目奠基开工,西区燃气二期、亚之捷等项目竣工投产,思源电气再创“当年拿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的“惠山速度”,上汽大通无锡基地第100万辆整车下线。13个特色园区完成产业规划,11个园区设立规模超10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实施区级以上重点工业项目53个,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6个、10亿—30亿元项目18个,10个项目已投产,26个项目开工建设。
一面是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一面是产业质效稳步提升。去年,惠山区“三新四强”产业集群规模超2200亿元,“五未来”产业集群规模突破100亿元大关。数字信息、生物医药产业营收同比增长13.1%、42.96%,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绿色低碳产业产值分别突破600亿元、500亿元、300亿元,智能基础部件制造产业集群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生命科技产业园位列全国园区百强第51位。同时,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完成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改造项目167个,实施“智改数转网联”项目100个、完成投资87.2亿元,新增省5G全连接工厂1个、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个、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37个。
在厚植产业基础中迈出新步伐,2025年,惠山区将加快打造以700亿级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等为龙头、总规模超2500亿元的“三新四强五未来”产业集群,用好“拉链建园”机制,建强“13+N”特色专业园区,实现“三新四强五未来”产业集群全覆盖。发力项目引建,坚持“企业主体+市场主导+政府主推”,招引一批成长性好、创新能力强的引领性项目,全年力争新增备案超10亿元重大产业项目9个以上,以项目建设“加速度”铺就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强化科创引领,企业创新活力迸发
2月9日,由无锡数据集团建设运营的无锡“算力超市”(无锡算力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DeepSeek大模型,完成本地化部署和调用。位于惠山经开区的企业尚航科技拥有无锡最大的智算中心,为无锡“算力超市”稳定、高效运行DeepSeek大模型提供全方位保障。该企业已深耕行业14年,可为AI算法的快速集成与AI算法训练提供有力支持,并创新性地推出算力定制化服务,可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需求。
创新开路,企业以高科技实现高成长;城市一路护航与企业相互成就、双向奔赴。去年,江苏海莱新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新瑞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选江苏独角兽企业,实现惠山区“零的突破”;江苏海莱新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博智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入选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同样实现“零的突破”。
连续两次“零的突破”,可以窥见惠山的科创活力。惠山深入实施“3+2”创新型企业阶梯培育行动,2024年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11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300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45%。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566家,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7家。新增经营主体1.04万家、“四上”企业238家。新增独角兽、准独角兽、瞪羚企业225家。
区域创新能力加速提升,惠山区深耕高校院所和企业创新资源,完善企业需求、高校成果双向推送机制,去年建设培育8个市级创新联合体,落地共建无锡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成立复材所—胜牌科技联合研发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工业软件创新中心、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落地同惠新能源研究院一期氢能测试基地。迭代“惠·鹏飞”英才计划,新建武汉光谷人才飞地,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23人、省“双创”人才项目11项,新增市“太湖人才计划”项目36项。
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惠山始终把企业家当作自家人,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家事。去年,惠山区兑现产业扶持类资金3.51亿元,减税降费退税28.37亿元,为企业协调解决融资需求206.68亿元。深化“放管服”改革,11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25个事项实现“全区通办”。2025年“新春第一会”激励企业家成为惠山“二次创业”的英雄,进一步优化升级各类惠企政策,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快享”“应享尽享”。
今年,惠山区致力于在强化科创引领中激发新活力。培育科创主体,存量增量齐发力,确保全年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00家,进一步壮大创新型企业梯队。聚力谋划“顶天立地”的重大科创平台,深化与浙大、华科大、江大校地全面战略合作,争取更多国家和省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平台落地。汇聚创新人才,用好“惠·鹏飞”英才计划2.0,强化“院士经济”引领作用,做强用好无锡职教园优势资源,逐步壮大“产教融合”载体,加快建设新时代人才强区。
增进民生福祉,城乡融合各美其美
蛇年的首个开工日,惠山区零工市场正式启用。作为苏南地区首个“数字化人社服务岛”,惠山区零工市场是面向域内企业和劳动者的综合性一站式人才就业服务平台,融合惠山高新区数字人才服务中心和公共就业服务中心等板块职能,通过数字化方式,为求职者与用人单位搭起一座“暖心桥梁”,提高求职者和企业双向选择的效率。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惠山区全力惠民生、增民利,努力交出一份温暖厚实的“民生答卷”。去年,惠山区新增城镇就业1.48万人,支持成功自主创业1675人,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390人;深入推进“3610”“332”行动,城乡低保、社会救助、抚恤优待和残疾人“两项补贴”等标准稳步提高,四级救助服务网络基本形成,15分钟惠老助餐服务圈基本建成。公共服务均衡发展,5所学校新建、改扩建项目建成投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通过省级验收,成功创建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区;区人民医院三期建成,落户国家级县区急诊技能培训基地,在全市率先完成医共体三大中心建设;文体惠民深入人心,开设“鲲鹏夜校”课程148类,组织开展培训2200余场,累计服务7.22万人次,开展文化体育项目公益推广普及活动2100余场,服务10.07万人次。
稳步实施城市更新,加快推进乡村振兴。2024年,惠山区实施大运河绿色低碳科创中心等城市更新项目16个,推进23个单元格老旧厂房改造;建成9个公共停车场、新增各类机动车泊位3233个;在全市率先完成城市照明一体化改造,完成8个城市家具导则运用提升项目,完成7条背街小巷品质提升,建成21个公园游园及口袋公园;精心打造7个“席地而坐”城市客厅,新增绿地50万平方米,7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100%;完成18个规划发展村“美丽农居”建设,10个村(社区)获评江苏省第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年度耕地净增加1400亩,惠山区连续3年获评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综合排名第一等次。
2025年,惠山区迎来城乡面貌蝶变的重大机遇。惠山将启动盐泰锡常宜铁路惠山枢纽建设,加快推进锡太高速惠山段、312国道快速化改造惠山段等重大交通基础工程建设,以立体化大交通建设打造汇聚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大枢纽。实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打造城市新地标、树立城市新形象。紧盯洋溪河沿线、天上村前—西高山片区等15个重点片区更新项目建设;加快实施江南运河文化公园C馆、礼社古村保护修复提升;加快打造首个国家级农文旅型旅游度假胜地。深入开展耕地保护“三提两严”行动和耕地整治恢复三年行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现代“美丽农居”建设,巩固农村人居环境“三清三治”亮颜行动成果。
(惠山区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