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科学”流言榜

  刘苏雅

  流言1

  花粉过敏出现症状再吃药

  流言:春季易发生花粉过敏,等过敏症状出现时,再服用抗过敏药。

  真相: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咳嗽、胸闷……春季花粉过敏症状常发生于3月至4月,主要诱因是来自杨柳科、松科、柏科等树种的树粉。有明确花粉过敏史的患者,在春季花粉季之前2至4周就可以进行预防性用药了,提前预防要比出现症状后再治疗更有效,且还可以降低过敏症状的严重程度。比如,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以提前使用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鼻喷激素;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可以使用依美斯汀滴眼液等治疗过敏的滴眼液;过敏性哮喘患者可以使用含有吸入式糖皮质激素的药物。这些激素的剂量非常小,起效需要一定时间,如果等到出现过敏症状后再使用,疗效往往没有提前使用好。

  流言2

  “春断食”可以“速瘦”

  流言:通过“春断食”的方法,可实现快速瘦身。

  真相:近一段时间,各种“速瘦指南”、刮油减脂“神器”在网络上被热议,“春断食”成为减肥热搜词。但靠“饿”减重,体重不仅会在停止断食后出现反弹,还会引起打嗝、反酸、烧心、腹胀、排便异常等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并对肾脏代谢造成负担。想走捷径“坐享其瘦”是不现实的,饮食习惯保持稳定,人体机能才能保持稳定。想要减重的人,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多吃新鲜蔬果,避免摄入高脂肪、高糖、高盐饮食,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跳绳、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

  流言3

  手机NFC功能已成骗子提款机

  流言:手机NFC功能不安全,被骗子碰一下,账户中的钱就被刷走了。

  真相:NFC是智能手机的正常功能,要了解它的工作原理,先来介绍一下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小区门禁卡、高速公路的ETC支付,都是基于RFID技术实现的,其工作原理是:读取器通过天线发射电磁波,当被动式标签(如门禁卡)进入感应范围时,其内部线圈会因电磁感应产生微电流,借助这种无线供电方式,标签被“激活”并与读取器进行数据交互,最终实现身份识别、支付验证等功能。NFC的全称是近场通信技术,其原理与RFID非常相似,但一般只能在20厘米甚至更短的范围内进行数据交换,因此具有天然的安全性,能够较好应用于移动支付。钱被盗刷的关键不是手机有了NFC功能,而是轻易相信陌生人,下载来路不明的软件,甚至允许陌生人直接操纵自己的手机。

  流言4

  “可降解塑料”随手丢掉就能降解

  流言:“可降解塑料”可以随意丢弃,它在自然界中会自然降解。

  真相:“可降解塑料”这个名字误导了大多数消费者,以为这是一种“环保材料”,用完可以随手扔掉,其实它的降解条件非常苛刻。“可降解塑料”是一类包含数十种材料,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如微生物作用、光照、水分、氧气等)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如二氧化碳、水、甲烷或生物质)的塑料材料,根据降解方式不同,又分为生物降解塑料、光降解塑料和氧化降解塑料。例如,光降解塑料和氧化降解塑料,在堆肥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实现降解,而在海洋、土壤或垃圾填埋场等自然环境中,其降解速度非常缓慢。即使可降解塑料开始分解,也不一定能彻底消失,反而可能变成更小的微塑料。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一份报告指出,大多数“可降解塑料”在自然环境中的分解速度远低于市场宣传,甚至可能带来新的污染问题。所以,从源头减少塑料的使用、提高重复使用的可能、妥善的回收再利用等,在当下或许是应对塑料污染的更佳做法。

  流言5

  骨质疏松患者最好少活动

  流言:骨质疏松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少活动,否则容易骨折。

  真相:骨质疏松是随着年龄增长,因多种代谢因素如微量元素摄入减少等引发的增龄性疾病。针对骨质疏松,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需改变生活方式。其中,适当运动就是“增肌强骨”的方法之一,有大量证据表明,运动对肌肉和骨骼的代谢具有促进作用。很多骨质疏松患者因担心跌倒、骨折选择不活动,是因噎废食的做法。无论是躯体功能还是认知功能,都是用进废退,若长期不活动,骨骼和肌肉的功能就会悄然流失,反而将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风险。况且,若不活动,整天待在室内,也无法通过晒太阳获得维生素D的补充。

  (北京市科协、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发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科学”流言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