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丁宏波
“这是一次对接大型外贸企业的好机会,期盼好久了。”3月4日,在上海举办的第33届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会现场,南通市崇川区商务发展促进中心综合科科长梁熙理正忙着对一家跨境电商公司展开招商。
展会期间,梁熙理和同事一道拜访了上海东方国际、小红书等知名企业和平台,围绕产业招商、平台赋能等展开对接交流。有备而来,梁熙理收获颇丰。
3月1日,为期4天的第33届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幕,吸引境内外3250家企业参展。今年南通共有73家企业参展,合计展位102个,展位数规模全省第二,涵盖家庭用品、装饰礼品、服装服饰、纺织面料等4大展区。
展馆内外,还有一群和梁熙理一样的观众在“望”展,他们是来自南通各县(市、区)的专业招商人员,穿梭于各展位之间,“见缝插针”聊合作。
“把握住华交会的巨大流量,让参展之行成为考察投资之旅。”南通市商务局局长高洪军介绍,今年除组织企业报名参展外,首次创新推出“组展+外贸招商”新模式,推动展会“流量”变“留量”。展会前夕,南通根据各县(市、区)园区的产业特色及招商需求组织商务洽谈,专题研究招商对接;展会期间,积极参与投资洽谈、贸易配对、主体论坛等活动,寻找合作机遇。
海安高新区招商局驻上海分局局长杨太群告诉记者,通过华交会他对接了多家知名跨境电商平台,这批头部企业在行业深耕多年,可以为海安企业出海提供优质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