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抬头,相遇“梅”好。3月1日,正值农历二月二“龙抬头”之日,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国家级非遗骆山大龙开舞,昂首腾跃。2025年和凤骆山大龙民俗活动拉开序幕,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非遗民俗“拉满”游客体验。
“传统+创新” 舞出非遗IP新魅力
“咚咚锵、咚咚锵……”当天下午两点,在和凤镇秦淮梅园,伴随着阵阵锣鼓声响,一条长达100多米的白色大龙在众人的簇拥下“龙”重登场,穿梭于梅园2000余亩的花海里,成为这场春天盛宴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辗转腾挪,在日落时分的骆山花火露营公园,威风凛凛的骆山大龙在100多名舞龙者的默契配合下,龙身随着龙珠的引领不断变换着“巨龙摆尾”“盘旋阵”等阵法,时而蜿蜒盘旋,时而昂首腾飞,让现场观众大饱眼福,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声。
乙巳蛇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骆山大龙作为溧水区唯一一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起源自明代,传承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被称为“江南第一大龙”,始终是江苏省传统村落骆山村最闪亮的“文化名片”。此次民俗活动不仅是一场传统舞龙表演,更是和凤对非遗传承与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的一次生动实践,为游客献上一场非遗与春意的“视觉大餐”。
“骆山大龙表演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非常震撼。我刚打卡集赞还兑换到一个骆山大龙冰箱贴,非常有意义。”活动现场,游客们一路循着大龙沾喜气,祈盼新年诸事和顺、好运连连。据介绍,和凤镇以非遗为内核,推出骆山大龙IP,定制骆山大龙冰箱贴、百花冰箱贴、帆布包等和凤专属文创产品,让古老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走进百姓日常。
“百花+烟花” 开启和凤春夏新体验
夜幕降临后的石臼湖畔,八分钟绚烂多彩的烟花秀将活动氛围推向了高潮。璀璨的烟火在夜空中绽放,如繁星坠落,又似花朵盛开,与舞龙表演相互映衬,传统与浪漫交织,为游客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骆山花火露营公园还设置了特色市集,展示了和凤镇的特色农产品、美食及非遗产品,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品尝到地道的和凤味道。“今天带着家人一起来的,有得玩有得吃,晚上的烟火秀太美了,下次还想再来。”市民张女士笑着说道。
秦淮梅园以大片红梅为特色,当下正值盛花期,今年更重磅对外开放全新“古梅园”区域,园内新引进七棵近千年树龄的古梅,游客可一睹古梅风华,也可祈愿纳福,共赴一场“梅”好时光;三叶·梦华苑的樱花、郁金香等将迎来盛花期,游客可以现场簪花与百花合影,留下春日最美记忆……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体验当地的春夏之美,和凤镇以骆山大龙民俗活动为龙头带动,聚焦春夏文旅资源,推出“赏百花、拍美照”“享乡野、趣春游”等4条符合不同群体需求的和凤游玩打卡攻略,让市民游客可以从各个角度去欣赏、感悟水韵和凤。
“新村民+新业态” 焕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和凤镇凭借其溧水区最长15.7公里湖岸线的得天独厚资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还吸引了一批充满活力与创意的 “新村民”扎根于此。他们的到来,为和凤镇的文旅产业注入强劲动能,不断创新文旅业态,让小镇焕发出新生。
“溧水和凤是我实现农业梦想的地方,我很庆幸能够扎根在这里,继续逐梦沃野。”华成蔬菜专业合作社总经理冯顾城说,回顾在这拼搏的十多年,和凤对“新农人”的重视、对人才的珍视,让他深受感动。在和凤,像冯顾城一样的“新村民”还有很多,故禾咖啡、碗聚、臼这里湖畔民宿等特色文旅项目在近年相继落地、多点开花,为当地增添了更多的文化气息与时尚元素,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近年来,溧水区和凤镇始终发挥独特自然优势,坚持把文旅业作为最大潜力,注重对文化、自然等资源的挖掘与整合,在特色化上下功夫,全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下一步,和凤镇将持续做好“非遗+”文章,紧抓“骆山大龙”这项非遗IP,让和凤众多悠久历史的古老非遗技艺焕发出新生机,让非遗也可以很“潮”,同时通过IP矩阵的打造汇聚人气,让文旅发展绽放新活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和凤、爱上和凤。
颜夏男 彭露 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