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领英数据科学家一线分享:被人工智能改变的全球人才市场格局

随着人工智能接管重复性工作,未来的工作将强调人类独特的技能,工作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以人为本。

文 | 钱丽

封面 | 领英中国区总经理王茜

ID | BMR2004

人工智能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它对产业和人类技能的影响将是颠覆性的,在此背景下,全球人才市场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领英亚太地区首席经济数据学家蔡佩颖与领英中国区总经理王茜分享了她们对此的相关观点。

01

冰与火的求职市场

蔡佩颖说:“随着人工智能越来越深入地融入每份工作中,企业需要能够自信运用人工智能的人才,并且这些人才要能够适应环境的不断演变。”

领英数据显示,在亚太地区,近七成(65%)的专业人士计划在2025年寻找新的工作(澳大利亚59%,印度82%,新加坡68%),这一比例超过了全球的平均水平(58%)。

此外,亚太地区六成(66.4%)的领导者表示,他们计划在2025年招聘比去年更多的员工。

然而,找到合适的候选人——拥有正确技能的人,现在几乎像大海捞针。

全球范围内,求职者(50%)和招聘方(64%)都表示,过去一年招聘过程变得更加困难。在亚太地区,超过三分之一(41%)的专业人士表示,他们申请的职位比以往更多,但收到的回复却更少。

此外,亚太地区近三分之二(64%)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士表示,他们收到的职位申请中,符合招聘标准的不到一半。

另一方面,2024年领英数据显示,人工智能人才的招聘速度比整体招聘速度快30%,在亚太地区这一比例甚至更高。除了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对熟练掌握人工智能工具的非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领英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对技能的需求已变化了25%,预计到2030年将变化70%。虽然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可以承担更多的智力和劳动力负担,但它们无法取代人类的技能。

在全球范围内,2024年人工智能人才招聘的增长速度比总体招聘速度快30%,在亚太地区,这一比例甚至更高(澳大利亚31%,印度50%,新加坡39%)。在过去一年中,领英上列出的人工智能知识技能职位百分比增加了6倍多。

除了技术岗位,公司还在寻找熟练掌握人工智能工具的非技术专业人员。81%的全球高管宁愿聘用能够自如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和技术的人,也不愿聘用拥有更多相关经验但对使用人工智能信心不足的人。

02

人工智能如何改变人才市场格局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工作场所占据核心地位,工作所需的技能组合以及工作本身都在以指数级速度发生变化。事实上,领英最新的《工作变革报告》强调了以下几点:

技能正在改变:受人工智能发展的推动,预计到2030年,如今工作中所使用的70%的技能将会转变。

新工作不断涌现:人工智能工程师是包括新加坡和印度在内的15个国家中增长最快的职业之一,在荷兰、英国和美国,该职业的增长速度位居榜首。

职业面貌将截然不同:在全球范围内,如今被雇佣的专业人士中,超过10%的人所从事工作的职位名称在2000年时还不存在。

随着人工智能接管重复性工作,未来的工作将强调人类独特的技能,工作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以人为本。

领英的最新研究表明:

企业需要那些愿意积极拥抱新技术,并且能够在保持出色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时,学习新专业技能的人才。

这类人才在满足企业不断变化的需求方面是无价之宝,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日益融入日常工作任务的当下。根据领英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38%的全球企业高管层在为自己的企业考虑初级职位候选人时,会将“灵活性”列为优先考量因素。企业希望员工能够在公司内部胜任不同的岗位、适应不同的发展阶段,并且能够持续地重新学习技能、提升技能,从而与企业共同发展与变革。

人工智能相关技能与人际交往能力这种备受青睐的组合,正迅速成为衡量一个人适应能力和成长型思维的关键指标。然而,对于许多企业而言,这类人才依然难以寻觅。全球人力资源专业人士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找到兼备恰当专业技能与软技能的人才。尽管企业在预算方面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审视,但领英数据表明,企业显然已经认识到人才发展的这一转折点,并准备好充分利用这一契机。

在全球范围内,自2018年以来,沟通和敏捷性等人类技能的重要性平均增长了10%。在亚太地区更为明显,例如,新加坡增长了20%,印度尼西亚增长了30%。事实上,超过三分之二的全球高管计划优先聘用具备软技能的求职者。而“沟通”在领英的2024年最紧缺技能排行榜上名列第一。

全球各组织处于人工智能发展历程的不同阶段。有些组织仍在摸索从何处起步,而另一些组织则已开始初尝胜果。例如,根据最近一项针对全球企业的调查显示,在过去24个月里,已经采用通用人工智能(GAI)的企业中,有51%的企业报告称其收入增长了10%甚至更多。积极采用人工智能的企业正在帮助员工摆脱烦琐且耗时的任务,这样一来,员工就能够将精力集中在更具战略性的工作上。

近九成的企业高管层表示,员工在工作中会使用人工智能,而近四成的高管称,使用人工智能的员工工作效率更高。

以往,人力资源、销售和市场营销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每周都会花费大量时间处理日常且单调乏味的任务。近年来人工智能的进步使他们能够更具创造力,对目标受众获得更有价值的洞察,并且能够将更多时间花在最重要的事情——达成交易上,以及与候选人及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

王茜说:“人们应该学会如何利用AI相关的工具创造更有价值的工作。相较于过去,现在人类可以利用AI工具创造更多价值,工作空间和机会变得更大。”

比如,Solo-AI企业通过任务自动化与决策智能化重构运营效率。这表现为,AI替代数据录入、人力资源基础筛选等常规岗位职能。实现工作流程自动化、人才匹配预测分析等智能决策。

独立创始人又该具备怎样的核心能力?领英调研显示,73.5%亚太地区人力资源决策者将AI技能提升列为优先战略;管理、沟通与同理心等软实力持续发挥关键作用;跨文化适应能力成为全球化运营新刚需。

在AI出现之前,中国创业存在一个趋势,即创业者将大量流程数据输入、人力资源外包到某些外包公司,但AI出现之后,这种趋势将转变为他们自己完成核心任务,并通过整体AI帮助他们完成创业工作。

蔡佩颖也提到,目前新加坡处于AI驱动劳动力转型的前沿,政府策略在平衡自动化与人才培养。“AI工程师”位列新加坡增速最快岗位榜首,印证产业主动适应变革。29%的东南亚企业在招聘中积极使用生成式AI。新加坡政府以“技能优先”战略构建未来人才库。其中“SkillsFuture”计划投入90亿新元(2023年)用于AI/数字技能培训,配合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STEM人才输送机制驱动研发创新,与英伟达等企业共建工业AI应用生态。

洞察要点

1. 经济正在转型——最前沿的不再是知识,而是创新

  • 领英研究表明,采用人工智能是企业领导者的首要任务(全球88%,APAC94%)。

  • 企业领导者相信人工智能将有助于建立更具创新性的文化(全球80%,APAC88%)。

2. 在创新经济时代,社交技能最为关键

  • 好奇心(Curiosity)、同情心(Compassion)、勇气(Courage)、创造力(Creativity)、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

  • 在领英上,需求排名第一的技能是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 ranks first),而非编程能力。

  • 职场人士意识到需要,与2018年相比,如今会员在个人资料中添加的技能范围拓宽了 40%。

3. 领英全球劳动力市场数据显示:

  • 技能变化:

    ➢ 到2030年,70%的工作技能将会改变。

    ➢ 在至少四分之一任务实现自动化的工作中,这一比例达到84%。

  • 新工作涌现:

    ➢ 如今被雇佣的专业人士中,超过10%的人所从事工作的职位名称在2000年时还不存在,在美国这一比例更高,达到20%。

    ➢ 与15年前相比,如今进入职场的专业人士在其职业生涯中从事的工作数量将翻倍。

    ➢ 人工智能工程师是15个国家中增长最快的职业之一。

4. 应对之策:

  • 91%的亚太地区企业高管表示,相比拥有更多相关经验但对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和技术不太自信的人,他们更倾向于雇佣能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和技术的人。

  • 下定决心实现目标——将学习视为一段持续的旅程,而非职业生涯起点的一次性行为。

  • 人才团队——将他们置于构建新工作方式的核心位置。首席人力资源官(CHRO)可以就如何以补充人类智慧的方式部署和推广人工智能,进而打造更优秀、更高效的团队,提供独特见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领英数据科学家一线分享:被人工智能改变的全球人才市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