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更年期朋友警惕这一危险信号

  绝经,是更年期女性生命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正常情况下,绝经一年后不应再有阴道流血现象。然而,部分女性却遭遇了绝经后出血的困扰。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妇科主治医师朱倩婧就绝经后出血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提醒广大女性要高度警惕这一危险信号。

  郭蕊 通讯员 龚彦胜 

济南报道

绝经后阴道流血

原因复杂多样

  朱倩婧介绍,绝经后阴道流血的原因,主要包括生理因素、良性病变、恶性肿瘤以及药物因素。

  在生理因素方面,绝经初期,卵巢分泌功能未完全退化,仍能分泌少量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可能导致少量出血。不过这种出血一般量少,且多发生在绝经前几年。

  良性病变也是常见原因。比如萎缩性阴道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迅速降低,阴道黏膜变薄,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炎症,严重时可能导致阴道少量出血。子宫内膜息肉、宫颈息肉以及黏膜下子宫肌瘤等,都可能引发绝经后出血。

  此外,未取出的宫内节育器也可能是罪魁祸首。绝经后妇女子宫萎缩,宫腔变小,节育器可能错位、变形、嵌顿,使得子宫内膜受损而出血,节育器还可能引发非特异性子宫内膜炎或导致子宫抗菌能力变差,造成子宫内膜感染出血。

  恶性肿瘤是绝经后阴道流血最严重的病因之一。子宫内膜癌多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的阴道流血,量多少不一。宫颈癌早期常为接触性出血,晚期则为不规则阴道流血。虽然子宫肉瘤、阴道癌等相对少见,但同样不容忽视。

  药物因素也不可小觑。雌激素作用于萎缩的子宫内膜,可使之变为增生性内膜,达到一定程度,便会发生脱落性出血。不当使用雌、孕激素药物,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及功能性改变,引发出血。

及时就医

规范检查与治疗

  “绝经后阴道流血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有的患者是少量不规则出血,出血量少且不规则,可持续数天至数周;有的会出现接触性出血,即在妇科检查或性生活后出血;还有的白带中会夹杂少量血丝;部分患者出血量较大,类似月经量或多于月经量。”朱倩婧表示。

  一旦发现绝经后阴道流血,必须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妇科就诊。在专科检查方面,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绝经年龄、阴道出血的时间、量、持续时间及有无接触性出血等。妇科检查必不可少,包括对外阴、阴道、宫颈的视诊和触诊,以了解有无赘生物、溃疡、炎症等。  同时,还需要进行宫颈癌筛查,即TCT+HPV检查,了解有无宫颈病变;通过B超检查了解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及有无宫腔占位性病变,必要时完善CT或MRI;进行肿瘤标记物、激素水平检查,了解激素水平是否异常增高,是否存在激素影响;诊断性刮宫是简便首选的初筛手段,采用分段刮宫方法,明确病变部位;宫腔镜检查下活检的病理诊断,则是确诊子宫内膜病变的金标准。

  朱倩婧强调,患者要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对于良性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等,可采取手术切除。老年性阴道炎和子宫内膜炎等炎症性疾病,应给予抗感染治疗。内分泌失调者,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激素补充治疗或调整。如果确诊为恶性肿瘤,应根据肿瘤的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积极预防,守护健康

  朱倩婧提醒广大患者,对于绝经后的女性来说,积极预防绝经后出血至关重要。放置节育器的患者,应在绝经1年内将其取出,预防感染出血。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饮食和适当运动,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降低患病风险,同时要避免过度使用激素替代疗法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的行为。谨慎应用雌激素类药物或吃含雌激素的食物。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是预防疾病的关键,通过定期检查,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此外,面对绝经期带来的身心变化,女性也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和帮助,与家人和朋友分享感受和经历,有助于减轻焦虑和压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更年期朋友警惕这一危险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