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报道组 葛锦熙 通讯员 祝雅斌) 2月26日,常山县东案乡田蓬村占地30亩的稻瓜菌轮作基地开始羊肚菌的采摘,首日即收获了500公斤羊肚菌。“今年的产量不错,每亩大约是500公斤,亩均产值在3万元以上。”田蓬村党支部书记郑雨章相告,鲜菇烘干至干菇的出菇率大约是8:1,目前干菇的售价高达每公斤600元。
去年4月,东案乡为田蓬村争取到了198万元的浙江省财政衔接资金,通过村集体出资45万元,在7月建成了占地30亩的智慧联动大棚,并配置了水肥一体化系统等配套设施。基于田蓬村种植西瓜的悠久历史,村集体提出了稻瓜轮作建议——4月初至7月中旬种植西瓜,7月中旬至11月中旬种植晚稻,以此提高亩均效益。在机械化种植下,田蓬村的晚稻亩产达到了500余公斤。
收完了晚稻,田蓬村开始等着种西瓜,郑雨章看着光秃秃的土地坐不住了:“如果能把这空闲的4个月利用起来,村集体就又多了一笔收入。”一次偶然的交流,郑雨章了解到,本村村民毛容良在常山县球川镇种植猴头菇。深入交流后,毛容良的女婿李云涛推荐了四川老家的羊肚菌品种。经过和宁波市农科院专家的讨论,去年11月底,田蓬村以合作的方式开始种植羊肚菌。“羊肚菌种植期间,我们无偿提供大棚使用,他们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卖菇的收入大家平分,种植成本也是大家平分。”郑雨章说,抓住了土地“空窗期”,为村集体带来了20余万元的收益。
郑雨章算了一笔账,种植水稻亩均收益只有一二千元,种植西瓜亩均收入不过五六千元,现在轮作过程中加入羊肚菌,整个收入一下就翻倍了。“不仅村集体收入提升,村民务工的机会也增加了。”郑雨章相告,轮作基地的务工费每人每天在110元至170元之间,仅去年种植羊肚菌的务工费就发放了近4万元。
“不断地发展,不停地谋划项目,就是为了真正惠及村民。”郑雨章说,羊肚菌的“丰收账”他计划用于补贴村里幸福食堂的经营,待基地收益提升后,还会推出更多的惠民福利,让人人能享受基地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