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沈阳晚报
从唐代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民间故事传说,伏羲是位重视农桑的君王,每年二月初二都要亲自到田间耕作,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的人纷纷仿效,春耕节就这样形成了。
在我国古代,普遍认为管理雨水是“龙王”的工作,这一天人们想方设法把“龙王”唤醒,好让龙及时兴云布雨,新的一年里可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北方吃些啥?
对于朴实的北方人来说,将“龙”唤醒的最直接方法就是修改吃食的名字。希望通过大人、小孩口中多念,把“龙”叫醒。听上去特别像妈妈每天早上一直叫名字,让我们起床。
吃米饭叫作“吃龙子”,吃馄饨叫作“吃龙眼”,吃饺子叫作“吃龙耳”,吃麻花叫“啃龙骨”,吃春饼叫“吃龙鳞”,面条都要被叫作“龙须面”。
01丨面
在中国北方的很多地区,都会在二月二当天吃一碗面,只要在这天吃的面,无论粗细、无论种类,都笼统地称为龙须面。
在山东、河南等地的龙须面就比较正宗。他们将面条拉成如头发丝般粗细,一丝一缕真的像龙的胡须一般。
●鲤鱼焙面
河南开封,农历二月初二为讨吉利都会互赠龙须面。人们一开始只是用清水煮面,后来发现油炸后的龙须面口感酥脆,比水煮更好吃,便广泛运用于当地饮食之中。
●油炸龙须面
山东也有吃油炸龙须面的习俗,他们将炸好的龙须面,配以葱丝、面酱,裹入春饼内而食,这种吃法也被称为“剥龙皮、裹龙须”。
02丨饺子
北方人过节离不开饺子,二月二也不例外。在太原、东北等大部分北方城市都会在这天吃饺子。饺子的形状酷似耳朵,二月二这天吃的水饺,也叫作“食龙耳”。
二月二的饺子大多会选用当季青绿色的荠菜或是韭菜,韭菜馅儿最佳。
03丨春饼、煎饼、煎焖子
在北京和东北二月二还有吃春饼的习俗,有小伙伴要说,咱们立春已经吃过春饼啦!
老北京人吃春饼少不了豆芽、粉丝、韭菜、肉丝一起炒的“合菜”,酱肉、熏鸡、熏鸭都是合适的肉菜。
在山东地区二月二要吃煎饼,煎饼在这一天也被称为“龙鳞饼”。
天津人则会在二月二这天吃煎焖子,天津的焖子是用绿豆粉制作的。
04丨黄米糕、麻花、馓子、馄饨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区,大家会在这天吃用黄米做成的米糕,称为“食龙胆”。米糕的内馅儿也不尽相同,豆沙、白糖、蔬菜等都能看见。除了直接吃,还能将米糕油炸,做成油炸糕。
在山西省的南部地区,这天则一定要吃麻花和馓子,称为“啃龙骨”。还有少部分南方地区还要吃馄饨,称为“食龙眼”。
05丨驴打滚
二月二吃驴打滚是老北京的习俗,黄豆粉面裹豆沙馅儿犹如老北京郊外野驴打滚时扬起的阵阵尘土,简单的材料就能做出香甜软糯的驴打滚。
据说这天吃了圆乎乎的驴打滚,开春以后就能“财源滚滚”。
南方吃些啥?
除了致力于将“龙”唤醒,南方的许多地区有着独特的二月二风俗,在各自的地区闪闪发光,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乡愁。
01丨撑腰糕
在江苏的苏州、嘉兴等地有吃撑腰糕的习俗。撑腰糕其实就是将春节期间剩下的年糕油炸,以求腰板硬朗,耐得劳作。
02丨炒面
在安徽歙县北乡一带,二月二这天家家户户都吃炒面条。炒面条是将面条扯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再与肉丝、油豆腐丝、春笋丝、青菜等混合在一起炒,油润鲜香!
03丨芥菜饭
到了浙江温州,二月二这天就要吃芥菜饭了。当地方言里有一句合辙押韵的俗语,意思是这天吃了芥菜饭,一年都不会得皮肤病。一碗好吃的芥菜饭,要用芥菜、香菇、猪肉、虾干、胡萝卜一同焖煮,营养丰富又好味!
04丨田艾籺
在广东湛江,二月二最重要的事就是制作田艾籺,在当天田艾籺是不能食用的,需要用来祭祀,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看了这么多好吃的,您想好二月二这天在家做什么了吗?
无论吃什么小编都在这里提前祝您万事顺意,一年都有精神头!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