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宋爽
基层治理工作千头万绪,必须要有一批政治素质好、服务意识强、治理能力过硬、群众口碑佳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乌海市乌达区着眼社区工作者队伍趋于年轻化的现状,有针对性制定培育措施,为推进基层治理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我们坚持在人员配备、教育培训、激励保障上下功夫,着力为加快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夯实人才支撑。”乌达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古彦波说,乌达区针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领导能力跟不上、处理难题经验少等问题,开展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赛品牌、拼实绩、促服务”活动,通过横向比、纵向评、公开晒、群众议,组织党组织书记互学互鉴,累计挖掘“红瓦房院落”“邻里大集”“楼栋长来当家”“缝纫小铺”等党建品牌30余个,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精气神被有效激发。
“基层减负后,我们回归到抓党建、抓治理的工作中,通过各种实操模拟课学习锻炼、增长本领,现在做起群众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乌达区颐景佳苑社区工作人员庞静说。
乌达区坚持分层分级、全员轮训原则,与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延伸急救知识、现场调解等8大实景培训模块,按照“理论学习测试+专业技能演练+入户实践体验+情景模拟复盘+总结创新提炼”模式,常态化开展融入式、体验式教学,推动专家学者讲理论案例、职能部门讲惠民政策、老书记分享工作心得、“书记工作坊”帮带对子互学互促,有效提高社区工作者解决具体问题和具体诉求的能力本领。
此外,乌达区积极引导社区工作者和广大党员干部在组织动员群众中挑大梁、唱主角,由社区党组织整合“暖心服务小分队”等队伍中的党员骨干力量,由网格员带队,通过“串门”采风、“墙根”唠嗑、围坐畅谈等形式,动员居民群众深挖身边感人小故事,在“大槐树”“小广场”等群众聚集地设置10处固定宣传点,常态化组织故事分享、节目展演等宣讲活动,直接参与人数突破3万人,“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更加深入人心,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动员能力得到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