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1月份起,白酒行业迎来一波“停货潮”。1月5日,贵州珍酒商贸有限公司宣布,自1月10日起暂停接受第三代珍十五(含无奖)产品销售订单。1月9日市场传出消息称,第八代五粮液暂停供货。汾酒、泸州老窖、今世缘、习酒等众多知名企业,也纷纷发出产品停货通知,且其中大部分都是主打产品。
张志恒 济南报道
开年50多天
超10家酒企下发停货通知
在济南做酒类经销的孙女士介绍,春节后陆续收到一些酒企产品停货的消息,目前来看还未受到太大影响。“我们是加盟店配货的方式,店里不会囤太多货,而且有些停止供货的白酒单品,销量在这一片区不算好,所以对我们也没啥大影响,不过往年并没有这么多酒企会下发停货通知,今年还是头一回见。”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开年以来的50多天里,超过10家酒企下发停货通知16张,涉及名酒之多、经销范围之广,比往年要罕见得多。
从事酒类经销行业17年的王成向记者介绍,从1月份有酒企下发停货通知后,自己就调整了今年的销售计划,赶在停货通知正式实施前,对销量好的白酒提前打款拿货,对销量不好的白酒,尽量在售价波动幅度不大的前提下,尽快去库存、回笼资金。
“停止供货很容易导致市场行情变化。在一款白酒本来就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停货可能导致产品价格被抬高,当价格过高的时候也会抑制消费需求,对长期市场发展不利。”王成表示。
喝白酒的人变少了
有些酒只赚10块钱差价
王成表示,从事酒水经销行业到现在,很明显的一个体会,就是喝白酒的人变少了,“喝白酒的主力人群往往是30—50岁男性,现在都提倡健康生活,喝白酒的人越来越少,而且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一直在变化,购酒渠道和酒的种类也在增多,酒企在这个时间段停货,也有保价保稳的意思。”
在采访中,记者还遇到了前来购买白酒的刘先生。“今天想买箱好一点的酒,让孩子见女朋友父母时带去,头一次见面还是得正式一点。”刘先生介绍,自己平时并不经常喝酒,只在参加宴请时喝几杯,“年轻的时候还喜欢喝两杯,现在体检不是血压高就是血脂稠,也就对白酒不太感兴趣了”。问及对白酒“停货”的看法,刘先生表示先前并不知道酒企有这些措施,“可选择的白酒种类有很多,一款买不到,可以去买别的”。
经营酒水专卖店的张先生表示,“从往年情况看,春节之后相对是消费淡季和调整时期,酒企在淡季通过停货来调整或实施产品升级,对经营来说影响都是比较小的,但从未见过今年这样大规模的停货。”张先生介绍,“1月初,第八代五粮液停货,第八代普五的批发价,从每瓶900元以下回升到930元左右。之前经销商之间竞争压价太厉害,而且很多酒企对经销商是有销售流水要求的,有段时间,一些白酒的单瓶利润只有10块钱,但也得往外卖,得让资金转起来。”
控量稳价
白酒企业“稳”字当头
就“停货”现象,记者咨询多家酒企客服得知,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对汾酒青花20、老白汾酒10两款产品停止供货,是因为将把产品升级为五码合一的新版本,对于价格是否有波动,客服暂未回应。而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之所以对第六代海之蓝停货,则是要为第七代海之蓝的推出进行铺垫。
业内人士称,大多数酒企停货,一方面是为了刺激经销商提前打款拿货,另一方面则是有控量稳价的意思。
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与2023年同期相比,2024年上半年,有超60%的经销商和终端零售商表示库存增加,超30%表示面临现金流压力,超40%表示倒挂加剧,超50%表示利润空间缩减。渠道库存已到了“不得不去”的地步。
2月份,多家知名酒企也纷纷释放了“稳”的关键信号。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从钦表示,2025年首月实现稳步开局,公司各项重点工作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酒业主业“稳”的基础更加牢固。
山西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赴公司各单位走访慰问干部职工时表示,新的一年,要推动汾酒各项事业稳中有进,努力实现“开门稳”“开门红”。
舍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唐珲在2025年度工作会议上表示,2025年公司要以“长期主义”的耐心,保持战略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