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邯郸晚报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张青彬。
张青彬(左)调解农民工讨薪案件,经过不懈努力,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及时进行了司法确认。
一起姐弟之间因借钱引起的纠纷,在调解员张青彬的耐心调解下成功化解,挽救了双方即将破裂的亲情。
本报记者 胡浩亮
“现在晚上开几小时出租车,白天都在县人民法院做调解工作。”2月22日,张青彬对记者说。
张青彬,1962年出生,目前是河北省曲周县清宾出租车公司“爱心车队”队长,也是县法院一名人民调解员。20年来,他先后救助车祸130多起,抢救伤员280余人,为受伤者垫付医疗费累计6万余元,帮助公安机关抓捕犯罪嫌疑人20余人,解救误入传销团伙女大学生、社会青年12人,参与救火17次……
他的事迹先后得到各大媒体广泛报道,曾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大见义勇为好司机、中国正义人物、中国好人等省市县30多项荣誉。2017年12月,他被选举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24年,他先后被曲周县政法委评为优秀调解员,被邯郸市司法局评为金牌调解员、优秀调解员,被省司法厅评为省金牌调解员和一级调解员。
爱岗是职责,敬业是本分
2004年,张青彬辞职后买了一辆面包车,做起了出租车行业。自从踏入这个行业,他时刻谨记文明服务、乘客至上的信条,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彰显着出租车运营行业和文明城市的形象。
为给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每一天出车前、收车后,他都会把车辆打扫得干干净净,始终保持车辆整洁。“您好!请关好车门,系好您的安全带,请问您要去哪里?”这是张青彬每天重复的话语。
2005年6月的一天,他照常出车,突然发现路旁围着一大群人。他意识到肯定出了车祸,下车发现有一辆拖拉机侧翻在路沟里,车下压着一个人,这个人浑身是血,奄奄一息,路旁还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在哭喊着爹呀、爹呀……
他二话没说,扒开人群跳进了路沟里救人,同时大声喊着:“大家快帮忙,快救人,别站着了。”在他的呼喊下,两三个年轻人也跳了下来,大家一起用手掀、用肩扛把拖拉机抬了起来。就在他弯下腰抬伤员时,拖拉机斗突然又翻了下来,正好砸在了张青彬的左胸。他强忍着剧痛,把伤者扶上车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抢救,与此同时,他也进行了胸部伤情检
查,结果发现三根肋骨骨折。
张青彬前后住院两个多月进行治疗。当伤者及其家属知道后,拿着2万多元现金和锦旗去看望,他婉言谢绝了现金。尽管自己落得一身伤,但在张青彬心中,一股成就感和自豪感悄悄地萌生了。
“这是心的呼唤,
这是爱的奉献”
拨通张青彬的手机,你会听到手机铃声《爱的奉献》;加上张青彬微信好友时,你会看到他的微信名是“我爱祖国”。奉献爱心一直是张青彬最快乐的事。
但是,做好事并没有那么轻松。2015年春节前,张青彬在曲周县城北站等客,突然看见一辆摩托车自北向南呼啸而来,把一名横穿马路的妇女撞倒在地。摩托车司机见状不知所措,那名妇女来不及反应,刚要站起,又被北面驶来的一辆三马车再次撞击,顿时头破血流。
谁料,三马车司机一脚油门向南逃逸了。张青彬跑上前,对骑摩托车的年轻人说,“快把三马车追回来,他负主要责任。”张青彬急忙上前把那名妇女搀扶起来询问伤势,没想到这名妇女突然抱住张青彬的腿说:“是你撞了我,你不能走!”
原来,这名妇女以为张青彬跟骑摩托的小伙子是一起的,故意放跑了肇事者,直接把怨气撒在张青彬身上。幸好,现场还有其他目击者,他们替张青彬解了围。但那名妇女还是不依不饶,直到摩托车车主将三马车车主追回,张青彬这才彻底“洗清”了冤屈。事后,有人劝张青彬少管闲事,他却笑着说:“吃饭还
会硌牙呢,那咱就不吃啦?别说一个赖上我,就是再有几个,只要让我遇到,照样挺身而出。”
多年来,他还为白血病女孩儿捐款,为流浪者送去衣食,慰问村里五保户孤寡老人,组织车队免费接送中考和高考学生,驱车几小时到涉县洪灾区送生活物品……他竭尽所能奉献自己的爱心。
张青彬自己家也并不富裕,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有四个老人需要照顾,同时还有两个孩子上学需要大量开销,一开始家里人对他的行为不理解。但是,当家人一次次看到被帮助的困难户生活得到缓解,被救助的人从伤痛边缘又回归正常生活,家人们也被感动了,转而支持张青彬继续做下去。
解纠纷,化干戈,暖民心
平日里,张青彬看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心里就特别高兴,这从他上小学的时候就有体现:“那会儿我是班里的优秀班干部,有时候同学之间因为小事情打架,我会分析矛盾原因,挨个给讲道理,一般都能成功,然后心里特别舒坦。”
“爱管闲事”的张青彬一直是乡亲邻里的求助对象,夫妻闹离婚、兄弟纠葛、婆媳矛盾、邻里纠纷以及工人讨薪,他都爱管一管:“首先我要把双方的矛盾焦点搞清楚,然后分别给他们摆事实、讲道理,也会用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来感化人,有时候还会把暖心的小故事讲给他们听。”据了解,经过张青彬调解的离婚案例,复合率高达90%。
2017年,县人民法院特邀张青彬担任人民调解员工作,从此他更加注重法律法规学习和调解工作的方式方法。
2023年,县法院受理一起借贷纠纷案件。苏某与刘某系姑嫂关系,两人感情一向要好,苏某知道刘某有意购买楼房,便以自己在房地产公司有“关系”为由头,让刘某向苏某转账委托购买楼房,两年间累计转账16万元,而苏某将款项私自挪用,刘某多次催要无果。
鉴于双方当事人是亲属关系,为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特邀调解员张青彬从亲情着手,以感情为突破口,采用“面对面”的调解方式做双方当事人思想工作,阐述金钱有价、亲情无价的道理,纠纷宜解不宜结,不要因小失大。同时,劝说苏某主动向刘某认错和解,尽最大努力还款。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亲情危机”得以解除。
如今,张青彬的调解室墙面上,挂满了群众送来的感谢锦旗。他说:“作为人民调解员,面对双方矛盾纠纷,要从法、理、情、道德四个角度去调解,要让法律有温度和力度,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浓浓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