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桂朝辉:做一名智慧型“马路使者”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陈培玉 通讯员 吴春霞 图片由嘉兴交警提供

  桂朝辉已经在交警岗位上干了10余年,从一线民警到如今担任秀洲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高照中队中队长,他在成长也在蜕变,如今更像是一位智慧型“马路使者”。

  “我热爱和珍惜这份工作,交管工作关系千家万户的平安,必须做好。”他说因为热爱走上了交警岗位,因为责任督促自己带领中队全体警务人员向上、向好。近年来,辖区中队各类事故一降再降,暖心助企措施频繁推出,警民关系愈加良好,这一切都离不开他的耕耘与付出。

  “城乡两治”很有效

  2019年10月,桂朝辉担任高照中队中队长一职。中队辖区以加创路为界,东部以城市综合体和高档小区为主,而西部则是以企业、拆迁小区等为主,不同的交通状态给交管工作带来挑战。

  无解的时候就去路上和群众中间寻找答案,是桂朝辉最大的“法宝”。在实地勘察、走访群众后,他发现辖区东部主要矛盾归结起来就是路小车多,导致不文明行为和停车难问题;而西部主要是工业园区,大型车辆货运基数以及上下班人群较多,部分货运车辆有违规停放的情况发生,西部辖区存在一定老年基数,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同时由于路况的局限,存在一定的交通问题,非机动车违法问题较为突出。

  在充分排摸后,桂朝辉采用共性问题共治,不同情况“城乡两治”的方法。他多方奔走对辖区道路进行标准化改造,路口渠化、优化信号灯配时解决了道路硬件问题,有效减少了事故。他还善于做好“加减法”,对辖区停车位排摸后,确定严管街区一律不准停车,同时又在小区周边流量较小道路施划停车位、利用闲置地块开辟临时停车场等办法,打通社区交通微循环,缓解停车难。

  “我们跟企业密切合作,一起发力。”针对电动自行车基数大、违法人员较多的特点,桂朝辉与企业联手,通过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的方式,增加了大家的交通安全意识,违法行为有了大幅下降。

  “老兵方阵”很温暖

  “老杨”“老孙”这是高照中队民警间彼此的称呼,大家戏称“中队以老闻名”。高照中队6位民警,其中5位是退役老兵,加上1位新加盟的年轻民警,平均年龄49.8岁。

  “虽然大家年纪大了,但初心不改,热情依旧。”桂朝辉说退役老兵责任心强,部队生涯培育出揉进骨子里的刚毅和担当,同时又以宽厚心胸温情对待每位交通参与人员。劝导、查酒驾、巡逻……他们始终保持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凡事冲在前,中队成立至今一直是涉廉“零投诉”,民辅警“零违法违纪”,是当之无愧的“最美老兵方阵”。

  桂朝辉自己也是一名老兵,他擅长利用民警的特点开展工作,“老娘舅”杨玉林是个热心肠,做调解工作总能让双方车主心服口服;夏一主要负责事故处理,总能正确判断事故责任,使事故当事双方心服口服;王斌退一线上二线做事细致认真,案件理得清清楚楚;“急先锋”孙加琛任劳任怨,谁的工作都能顶……

  2020年4月21日,桂朝辉和杨玉林在查酒驾执勤时,查获一名驾驶员涉嫌酒驾。得知家里的孩子突发急症,急需送医。两人开警车载着酒驾男子一家,直奔医院急诊。最终,孩子脱离危险,而孩子父亲也认识到错误。人性化执法“润物无声”的作用,让执法对象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律尊严,增强法律意识,比起简单粗暴的“一罚了之”更具执法智慧。

  助企护民很贴心

  高照中队辖区不算大,但企业还真不少。辖区内大小企业共有6400多家,规上企业超400家。企业多、大车多、事故多、停车难是园区交通管理面临的大难题,也是桂朝辉最大的心事。

  “软硬兼施”是他改革的第一步,他成了政府部门与企业的桥梁,经过对接沟通在辖区内新建了3个货车停车场和多个小车停车场,解决了大货车和员工车辆违停问题。

  纵然如此,问题依旧没有完全解决。不少企业装货的车辆来自第三方,为了尽早装货出发,他们都会提早将车停在企业门口。如何才能确保安全的同时兼顾公平?受到饭店“叫号排队”启发,桂朝辉联系了运输企业让他们采用“数据跑腿”做法,将号码分配给每一辆车,并提前预估装车时间。“我们终于能在车里安心休息,不用冒着被处罚的危险排队了。”一位大货车司机对交警部门这一做法赞不绝口。

  桂朝辉还主动邀请区道安委办召开“助企安家”交通管理协商会,积极搭建沟通平台,设置交通信号灯,线上实时监控结合线下执勤点位及时发现解决拥堵点,同时弹性调整执勤时段,了解工业园区大流量出行时段,针对性进行勤务安排,为高照工业园区企业解决早晚高峰拥堵问题,为企业生产保驾护航。他说,“做企业不容易,我们能做的一定要做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桂朝辉:做一名智慧型“马路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