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严 涵 插画 豆包AI
AI,正重塑旅行方式。最近,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横扫各大应用榜单,成为旅行者的“新宠”。从长沙到西安,从贵州到甘肃,无数游客用它一键生成行程规划,体验了一场“科技感拉满”的高效旅行。
来嘉兴旅游,不少游客也用上了“AI顾问”。上周,大学生小颂用DeepSeek规划了嘉兴两日深度游路线,不仅参观了位于月河历史街区的嘉兴粽子文化博物馆,去了乌镇打卡,还品尝了毛豆菱角、陆稿荐酱鸭等本地美食。
当AI邂逅嘉兴旅游,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这些“赛博导游”靠不靠谱?让我们一探究竟。
旅行的最佳辅助
“喜欢说走就走的旅行,不喜欢被固定的计划束缚。”对于小颂这种随性的人来说,做旅行攻略是件痛苦的事情,在社交平台上搜集线索就像大海捞针。而AI如同思路清晰的理科学霸,带他走出信息围困,迅速把目的地串联成线。
他用DeepSeek生成嘉兴的两日游路线,不到一分钟就获得了包含景点、交通、住宿等信息的旅行规划表。如果对推荐的路线不满意,还能输入指令做进一步优化,“比如告诉它,自己对文化景点不感兴趣,那它就会推荐更多自然景观和地道风味。”
如果“投喂”的信息足够精准,AI还能带来更多惊喜。小颂用AI做嘉兴旅游攻略时加上了常用设备,AI贴心地为他推荐拍照机位以及注意事项,“连嘉兴气候湿润,注意相机防潮都考虑到了。”
传统OTA(在线旅游平台)依赖静态信息,而AI可实时调整路线。对于嘉兴,DeepSeek不仅生成景点攻略,还通过解读水乡文化、红色文化来安排旅游路线,展现出AI的文化理解力。
但“赛博导游”也并非尽善尽美。嘉兴假日国际旅行社总经理顾潇彧表示,AI做旅游攻略,能快速整合海量信息,为游客定制专属行程,对年轻游客和自由行游客很有吸引力。但它也有短板,比如缺乏情感交流,遇到突发状况应变不足。另一位资深旅游从业者补充表示,“旅游中那些小众、独特的体验,还是要靠资深导游的经验挖掘。”
还有不少用户认为,AI规划的“完美行程”削弱了探索未知的乐趣。对此,DeepSeek的回应颇具哲学意味:“AI规划的终点,恰是深度旅行的起点。”从纸质地图到GPS再到AI,工具迭代其实更让人专注体验本身。
文旅的数智化升级
对游客来说,AI是旅行的最佳辅助;对文旅行业来说,AI的应用前景广阔,不仅能为游客提供服务和互动,还能实时监测景区游客流量、密度分布,优化景区运营管理。
嘉兴文旅产业在AI等技术的推动下,正加速实现数智化升级。
今年春节假期里,2025年央视春晚同款机器人惊喜亮相乌镇景区,机器人和小朋友“握手”,双手作揖向大家“拜年”,还不时“打招呼”逗乐游客,甚至稳稳地做出“倒立”动作,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它们的出现,让古老的乌镇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线上购票、线下核销,动动手指就能实现快速入园;在站点扫描二维码,平台可以立刻调动附近车辆接送;地图上搜索“乌镇”,票务、演出等信息一目了然,游玩效率显著提高……乌镇古镇旅游区内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体验等不断涌现,“数智景区”正成为其招徕游客的“金名片”。乌镇古镇旅游区也入选了2023年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名单。
在南湖区芦席汇老街端平桥头,有一座“大运河数字诗路e站南湖体验中心”,这是嘉兴市第一座数字诗路馆,是嘉兴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一个标志性文旅工程,也是目前嘉兴数字化文旅一次实践,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名单。
这里最特别的是以实体场景和数字平台同步建设推进的方式,融入文字、影像、VR、全息投影等新媒体技术,多方位展示大运河嘉兴段沿线诗词、景点、历史遗存和非遗等资源。
数字化、智能化赋能文旅,已经成为行业的普遍共识,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用科技解决传统行业的问题,AI能帮助景区重新掌握流量分配权,让懂目的地、有服务能力的旅行社也能跟上时代,发挥应有的价值。
在嘉兴的第二天,小颂按照AI指引来到乌镇景区的南花桥羊肉馆,店里很是热闹,墙上的木板已经褪色磨损。端起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面,邻桌的中年人告诉小颂,小时候父亲带他来吃过这家店。那一刻,小颂突然很感谢手机里的“赛博导游”,在他看来,AI编织的个性化旅程,也在无形之中拉近了人与世界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