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守护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努力拉升产品质量高线,为大力提振消费、优化消费环境提供坚实保障,让广大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舒心。
【计量】精准计量促消费 服务群众惠民生
持续深化电子计价秤市场秩序综合整治。全国共检查电子计价秤生产企业217家、销售商近3万家、维修商4422家,检查集贸市场、商场超市等单位近60万家,检查电子计价秤334万台,查处不合格电子计价秤4万余台,督促整改未按要求设置公平秤的集贸市场1017家,查处电子计价秤计量违法案件2.16万件。
全国已作出诚信计量公开承诺的电子计价秤使用经营者近55万户。
组织开展民用“三表”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全国共抽查电能表296万只,不合格1799只,合格率99.94%;抽查水表169万只,不合格1.06万只,合格率99.37%;抽查燃气表131万只,不合格2923只,合格率99.78%。共检查民用“三表”生产企业93家,检查民用“三表”计量检定机构2578家,发现并查处各类计量违法行为281件。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受理相关投诉举报1.2万件,立案查处69件;供电、供水、供气服务企业受理群众投诉6.2万件,更换失准计量器具3.6万台。
部署开展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专项监督检查。聚焦群众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生活小事,在全国范围共抽查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6896家,抽查食品类、日用品类、农资建材类等共计28类定量包装商品20933批次,其中净含量标注合格20290批次,合格率为96.93%;净含量检验合格20111批次,合格率为96.07%,总体保持在较高水平。
【认证】传递信任,助力放心、优选、盲选消费
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颁发有效认证证书415.8万余张、获证组织约110万家。
市场监管总局将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和充电器、商用燃气燃烧器具、电动汽车供电设备等12种安全风险较高产品纳入CCC认证管理,对低压元器件恢复CCC认证第三方评价方式。暂停、撤销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CCC认证证书1万余张。
实施CCC认证产品电商平台联网核查2.4亿次,同比增长135%,拦截无证商品信息1315万次,有效发挥强制性认证“保安全底线”作用。
实施CCC认证产品电商平台联网核查2.4亿次,同比增长135%,拦截无证商品信息1315万次。
市场监管总局严格开展认证从业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及认证机构资质符合性现场核查,2024年共撤销机构资质38家、注销资质11家,经济处罚106家,行政告诫3家,责令整改227家。CCC认证产品国家监督抽查2022—2024年平均合格率为93.9%,较2020—2024年平均合格率提高1.2个百分点。
【标准】提升消费品和服务标准,推动消费提质扩容惠民生
2024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围绕消费品重点领域发布国家标准618项。重点推动家用电器、家居装饰装修产品标准制修订,发布家电安全技术规范、家具结构安全技术规范等8项强制性国家标准,以及厨卫五金通用技术要求等227项推荐性国家标准。
发布童鞋安全技术规范、适老家具通用技术要求等57项国家标准,发布数字化试衣、智能电视交互应用接口技术要求、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等153项国家标准。面向社会多元化服务消费需求,发布母婴护理服务质量规范、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售后服务无理由退货服务规范等82项国家标准。
【广告】推动高效能广告监管执法
2024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违法广告案件4.69万件,罚没金额共计3.49亿元。查处互联网广告违法案件3万余件,罚没1.87亿元。
开展广告监管专项行动,依法严查“包治百病、永不复发”的“神医神药”“低息贷款秒到账、保本零风险”的金融理财、“免考办证、保分包过”的教育培训等广告违法行为,共查处相关广告违法案件1.91万件,罚没1.58亿元,总局集中曝光20起违法广告典型案例,有效发挥震慑作用。
指导调度四川、青海、西藏等地对“神乎其神”的听花酒线索深挖透查,依法对具体实施违法行为的门店以及背后的组织者、策划者进行全链条查处,罚没金额合计430万元。
指导吉林、黑龙江、河南、湖北、四川、陕西6地依法查办“西汉养生口服液”系列违法广告案,罚没金额合计308万元,有力净化传统媒体广告市场。
【公平竞争】维护市场价格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2024年,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立案查处民生领域价格违法案件1.84万件,罚没12.07亿元,退还6.62亿元。组织开展医疗机构价格收费检查,责令退款1.69亿元。
全国市场监管部门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14188件,罚没8.05亿元。
专项部署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共查办各类网络不正当竞争案件5165件,开展民生领域反不正当竞争监管,聚焦老年“保健”养生、儿童学生用品、医疗美容等领域,查处案件3720件。
创新开展“你拍我查”活动,聚焦食品、酒水饮料、日用品、家装等重点行业,关注城乡接合部、集贸市场、学校周边、旅游景点等重点地区,征集问题线索1137条,查办仿冒混淆、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案件250件。
【召回】提质扩容促消费 召回为民守安全
2024年,我国共实施汽车召回233次,涉及车辆1123.68万辆,其中受市场监管总局调查等有关影响的汽车召回26次,涉及车辆567.17万辆,占比50.47%。实施消费品召回1100次,涉及产品454.3万件,其中受市场监管部门调查等有关影响的召回共计1031次,涉及产品191.14万件,占比42.08%,消费品年度召回次数首次破千。
2024年,接收与分析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报告550余例,组织事故现场勘查24次,开展事故深度调查1300余例。对10余家商用车生产者开展58台次车辆现场调查,发现16个方面的问题,对8家商用车生产者启动缺陷调查,有效保障商用车的行车安全。
2024年,收集民用无人机缺陷线索579例,受调查影响召回缺陷无人机2797台。2024年接收企业OTA升级报告1376次,涉及1.94亿辆次。
2024年,聚焦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部署全国开展电动自行车召回管理工作,构建1000余条案例信息库,支撑全国18个省开展电动自行车及其零部件产品召回共292次,涉及数量29.9万件。
发挥召回信息数据价值,与线上产品安全监管有效融合,开发国家网络交易监管平台“产品召回信息共享” 功能模块,面向电商平台常态化推送消费品召回信息3110条。
【监督抽查】守护产品质量安全,让广大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舒心
2024年,全国监督抽查40万家企业、107万批次产品,较上年增长30.5%,发现并处置不合格产品9.7万批次,国家监督抽查中49种产品不合格率下降,电动自行车充电器等14种产品下降超过10个百分点。
持续强化质量安全源头治理,对质量安全风险较高的瓶装液化石油气调压器、安全帽等6种产品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数量由10类21种增加至14类27种。全国生产销售企业配备质量安全管理人员数量达148.2万。
开展危险化学品等22类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企业5.5万家次。发布电动自行车、电热毯等18种产品质量安全消费提示,深入开展消费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受益人数达50余万人次。
【网络交易】推动网络市场秩序规范向好 有效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部署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促发展保安全专项行动,严格规范网络营销和集中促销行为、严查网售危害生命健康的重点商品、严厉打击网售侵权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依法清理处置网络禁限售商品,共查处涉网类案件3.6万件,督促网络交易平台删除违法商品信息28.69万条。
会同相关部门、社会组织,聚焦网络监测、社会舆情、投诉举报中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召开9期平台合规推进会,对平台企业进行合规指导,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在“6·18”“双11”等网络交易大促时间节点,向平台企业发送合规提示。
会同有关部门制修订研学旅游、家庭居室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等合同示范文本。截至2024年底,全国合同示范文本库收录文本588个,总浏览量641万余次,总下载量214万余次。
【消费】共建放心消费环境 持续助力扩大内需
市场监管总局会同相关部门加强指导,各地持续强化标准引领、信用激励和金融赋能,全国共培育132.9万个放心商店、放心餐饮、放心工厂等基础单元及一批放心市场、放心商圈、放心景区等集聚区。
推动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扩面增效,累计退货金额达86亿元,有效改善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开展12315热线抽查等工作,指导各地畅通和规范投诉举报渠道,不断提升12315响应速度和处置效能。2024年,各地热线平均接通率达到90%。全国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平台、热线等渠道共受理投诉举报2409.4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1.6亿元,有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深入开展消费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信息公示,完善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平台功能。已公示534万家企业的1326.4万条投诉信息。
持续推进ODR消费纠纷在线解决机制建设,共推动20.6万家重点企业入驻全国12315平台,累计处理消费纠纷880.9万件,源头化解率上升至23.4%。
编辑:许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