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千龙网
春运是一部感性的史诗,一年一年记录着人们回家的历程。透过今年进行“我的铁路风景”的视觉,回看春运之路,一幅幅色彩鲜艳、画面温馨的镜头浮现眼帘,每一帧都透露出无尽的喜悦和热爱,展现着“流动中国”的无穷魅力。
时光并不遥远,在高铁还未出现之前,或许更早一点,铁路六次大提速之前,那时的春运就缺少了色彩。售票口迂回的长龙,焦急等待的人群,还有家乡父母那期盼的眼神,都让人感到焦虑。能够回家已经是最大的愿望了,哪里还顾得上舒适不舒适,所有的不适都要靠自己去克服。理性的人们各尽其能,想尽一切办法,最终目的就是要买到车票,平安回家。尽管那是一场苦旅,但在供需双方存在极大差异的时候,感性的需求就会被理性代替,回家的迫切大过一切。
在拥挤、狭小的车厢内,各种气味混杂,行动受限,这种条件下如何谈得上“享受”。在这种环境下,再美的花朵也引不起人们的兴趣,人们最迫切的需求就是早点结束煎熬的旅程,到站回家。即使最昂贵的摄影设备也很难拍出那个时代的色彩。镜头里尽是拥挤非凡的人群,和茫然、憔悴的面容,还有那简陋的站台和焦急等待的家人。一切都是灰色的!
岁月是有记忆的,而在今年的“我的铁路风景”的镜头中,却很难寻找到岁月的痕迹,是时光变化太快吗?40天的铁路春运,将近5.13亿人次的跨区域流动,却充满了感性的喜悦和无限热爱的镜头。中国铁路集结的“钢铁战队”,万箭齐发,奔向祖国的大好河山。沿途是美丽的风景,北方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的青山秀水,田野风光,尽收眼底,无限美好。当人们生活基本的理性需求被满足后,感性需求就逐步被释放,于是车窗外的风景,车厢内的环境,甚至餐桌上摆放的花朵都会出现在人们的镜头之中,生活的广角和微距都在这一刻尽情释放。一切都五彩斑斓!
在旅客视角的镜头下,“流动的中国”展现出了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息。候车室里,可爱的机器人和围观对话的旅客;车站工作人员推着轮椅上车的画面;车厢内整洁舒适的卫生环境;还有餐车内丰富多彩的餐食,风味小吃等等。镜头随着旅客回家的步伐走进天南海北,甚至黑夜里,铁路人坚守的身影也成为回家路上的风景。
亿万民众视角下的铁路风景,每一幕都透露出祖国繁荣昌盛、人们安居乐业的喜悦,还有岁月变迁,时代步伐进步的镜头转换,让流动的中国越来越好。(赵志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