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对中国未来产业发展的认识

与您一起走近智库人、智库事

  开栏的话

  今天,国研睿观察版和亲爱的读者们见面了。

  在这个全新的版面,我们要讲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研中心”)研究成果背后的故事。

  国研睿观察的“睿”是睿智的睿。“睿”意味着有智慧、有价值,这是国研中心作为国家高端智库的底色与特质;传播有智慧、有价值的观点,则是中国经济时报作为智库媒体的核心定位。

  国研中心自1980年成立以来,始终把握为中央决策服务的职责使命,围绕事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问题以及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政策理论价值和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

  新时代新征程,智库建设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国研中心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指示要求,恪守“唯实求真、守正出新”的核心价值观,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进程中,更加积极地发挥智库的独特作用。

  智库既要助力决策,也要影响社会。让国家高端智库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让研究报告背后的故事被更多人看见,就是为了拉近政策咨询研究与社会公众的距离,更好地平衡分歧、凝聚共识。

  首期国研睿观察呈现的是《中国发展报告2024》中几篇专题报告的编撰过程。《中国发展报告》和《全球发展报告》是国研中心自2023年起按年度连续发布的智库知识产品,《中国发展报告2024》收录的专题报告是国研中心的重要研究成果。 

  未来,我们会讲述更多的“国研故事”,与读者们一起分享有智慧、有价值的智库声音,走近这些声音背后的智库人、智库事。

观点辑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未来产业是由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催生,目前尚处于技术突破关键期或商业化探索导入期,未来5—10年内具备较大增长潜力或较强战略性影响的新产业形态。

  从近年来集中涌现的新技术、新业态及其未来趋势出发,基于技术颠覆性、产业战略性、辐射带动能力和潜在经济社会效应等衡量指标,借鉴发达国家未来产业布局,结合中国战略需求与产业基础,我们遴选出未来智能、量子信息、未来网络、未来材料、低碳能源、生命健康、未来空间等值得关注的重点发展领域,以及这些领域内的一些热点新技术和新业态。综合国内外智库的数据预测,结合行业组织、龙头企业和专家的判断,初步估算,2030年中国未来产业7大重点领域市场总规模有望达到约10万亿元。当然,各领域技术演进方向存在不确定性,今后可能继续涌现出更多的未来产业新赛道,重点领域和热点方向还会根据技术发展变化情况动态调整。

  未来智能:未来智能正处于技术快速迭代和产业深度融合阶段,通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突破和在各行业的深度应用将催生出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将会带动智能网联汽车、人形机器人、元宇宙等重点产业快速发展,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5万亿元。

  量子信息:量子信息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重点发展方向包括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与传感等。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000亿元。

  未来网络:未来网络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新形态,包括卫星互联网、6G等。当前卫星互联网、6G分别处于导入期和萌芽期,其他未来网络技术尚处于研发探索期。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达6000亿元。

  未来材料:未来材料是改变产品基本性能和生产方式的基础,热点方向包括石墨烯材料、超导材料、未来新能源材料、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等。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2万亿元。

  低碳能源:绿色能源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低碳转型具有重大意义,重点发展方向包括氢能、先进核能、新型储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6万亿元,支撑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以上。

  生命健康:生命科学是比肩人工智能、可能带来颠覆性创新的重要科技领域,重点发展方向包括合成生物、脑机接口、细胞和基因治疗等。目前分别处于商业化初期和临床试验阶段,未来5—10年将进入规模化增长阶段,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超过5000亿元。

  未来空间:未来空间是人类探索新兴领域的前沿,重点发展方向包括载人低空飞行、深空深地深海探索、极地开发等。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8000亿元。

  未来产业创新属性强、潜力巨大,但同时研发投入大、商业化周期长且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可通过加强研发支持、鼓励风险投资、培养高水平人才、完善产业生态网络、开拓应用场景以及优化新业态治理等多种方式,既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也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共同推动未来产业持续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对中国未来产业发展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