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大新鲜事儿
以下采访内容转载自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2025年2月17日发布的文章,标题为《安永许旭明:制定绿色股票标准等举措将提升A股绿色资产的全球认可度》。中国证券报是新华社创办的全国性金融证券信息类报纸,是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媒体。
安永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许旭明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提出“丰富资本市场绿色金融产品”“持续优化绿色债券标准”等诸多务实举措,对于助力绿色金融发展意义重大。制定绿色股票标准等举措将提升A股绿色资产的全球认可度。
许旭明建议,
未来可进一步丰富绿色主题公募基金产品类型,研究开发碳中和、新能源等细分领域指数,推出更多种类的绿色指数ETF,支持绿色指数期货与期权开发等,以多样化的绿色指数及其衍生品来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鼓励社保、保险、养老等长期资金投资绿色指数及其衍生品,推动绿色指数市场发展。
丰富资本市场绿色金融产品
《实施意见》提出,丰富资本市场绿色金融产品。
许旭明认为,未来可进一步丰富绿色主题公募基金产品类型,针对新兴绿色技术细分领域设立专项基金,开发更多绿色主题指数基金和ETF,降低投资门槛,提升流动性。提升信息披露与透明度,制定绿色主题公募基金的ESG披露标准,鼓励第三方认证,增强可信度。加强投资者教育,向投资者普及绿色投资理念。推动国际合作,支持推出跨境产品,推动标准接轨,吸引国际资本。
《实施意见》提出,稳妥有序推进碳期货市场建设和碳排放权期货研发上市。“在研发上市过程中,需要合理设计交易规则、合约标准和交割机制,强化监管要求,防范过度投机风险,保障交易平台和清算系统高效安全。同时,要保证碳排放数据质量和信息披露透明度,尝试与国际碳市场接轨,借鉴国际经验,健全、完善现有体系。”许旭明说。
许旭明建议,在“鼓励绿色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发展”方面,有关部门可为绿色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的注册和备案设置“绿色通道”,对符合要求的绿色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放宽投资者门槛或基金规模限制;拓宽资金来源,鼓励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养老金等长期资金投入,支持境外资本借QFLP等机制参与,为绿色产业发展注入多元资金;考虑建立全国性或区域性的绿色项目库,为绿色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提供丰富优质的项目资源;优化退出机制,拓宽绿色私募股权创投基金退出渠道。
在发行上市方面,可考虑为绿色企业IPO和再融资设置“绿色通道”,优化审核流程;制定针对性的绿色产业企业上市标准,支持高成长性绿色科技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在融资并购和绿色债券发行方面,可考虑通过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等政策,降低交易和融资成本;放宽绿色产业企业融资额度限制,鼓励机构投资者参与。
许旭明认为,围绕“丰富绿色指数体系及其衍生品”,可研究开发碳中和、新能源等细分领域指数,推出更多种类的绿色指数ETF,支持绿色指数期货与期权开发等,以多样化的绿色指数及其衍生品来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鼓励社保、保险、养老等长期资金投资绿色指数及其衍生品,推动绿色指数市场发展;强化针对投资者的市场推广和教育工作。同时鼓励金融机构与指数公司携手,扩大产品影响力,加大产品推介力度,拓展市场范围;建立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防范市场操纵和过度投机,同时对衍生品交易实施适度保证金和持仓限制,维持市场稳定;加强跨部门协调,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全方位保障绿色指数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持续优化绿色债券标准
《实施意见》提出,持续优化绿色债券标准,统一募集资金用途、信息披露和监管要求,研究完善评估认证标准。
在许旭明看来,当务之急要强化财政、金融、环保等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以确保绿色金融标准在制定和执行层面的高度一致与协同,既要符合金融市场运作实际,又要满足环境保护标准要求;建立严格的绿色资金追踪机制,保证募集资金专款专用,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对违规使用绿色资金的行为进行清晰界定;建立统一且高标准的信息披露体系,要求发行人详细披露绿色债券的募集资金用途、项目实施进展、预期及实际的环境效益等关键信息,确保投资者和监管机构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绿色债券的风险特征与收益状况,促进绿色债券市场的良性循环与持续发展;完善评估认证标准,加强对第三方评估认证机构的监管和指导。
许旭明认为,“鼓励评级机构将环境信息指标纳入债券发行评级方法”是推动绿色金融市场规范化发展的关键举措。目前,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标普、穆迪、惠誉)均已推出ESG评级,不仅将ESG因素融入其传统评级体系,也在主权债等领域引入气候情景分析,评估债券的气候韧性。国内评级机构也在积极探索绿色债券评估方法。实践证明,投资者对融入ESG因素的绿色债券认可度不断提高。这些积极的市场反馈为绿色债券市场的持续扩张和规范化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鼓励评级机构将环境信息指标纳入债券发行评级方法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许旭明坦言,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不同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详细程度不同,部分企业未披露碳足迹测算、供应链间接排放等关键数据,不利于评级机构将环境信息纳入债券发行评级等。
提升A股绿色资产的全球认可度
在许旭明看来,《实施意见》提出“研究加强可持续评级、鉴证体系建设,健全监管机制”,有利于提升市场信息透明度与公信力,有利于强化监管与风险防控,有利于与国际规则接轨。
许旭明分析,应进一步推进可持续信息鉴证准则的制定,以及加强数据共享和跨境互认机制建设。制定可持续信息鉴证准则;可依托已有《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文件,更新完善绿色金融统计体系,推动环境、社会、治理(ESG)数据共享,提高评级精准度;可借鉴“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合作、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机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推动兼具灵活性和统一性的准则体系,提升评级体系的兼容性,国际话语权。
谈及绿色股票标准制定,许旭明认为,相较于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贷款产品,绿色股票仍处于待开发状态,当前绿色股票缺乏明确定义。统一标准,有助于投资者精准识别真正符合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减少“漂绿”行为,提升绿色投资可信度,从而降低投资者筛选成本,吸引更多长期资金(如ESG主题基金、养老金等)配置绿色股票;有助于开发绿色股票相关产品,优化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同时提升A股绿色资产的全球认可度。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欢迎联系我们:
忻怡
大中华区金融服务首席合伙人
亚太区金融科技及创新首席合伙人
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86 21 2228 3286
effie.xin@cn.ey.com
许旭明
大中华区金融服务高增长市场主管合伙人
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86 10 5815 2621
steven.xu@cn.ey.com
(转自:四大新鲜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