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AI Talk | 导演刘娟:从电影到管理,AI重塑创作与领导力

  Hehson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司传播ESG理念,提升ESG可持续发展表现。点击查看【ESG评级中心服务手册

系列导读

ChatGPT的问世引发了新一轮的AI热潮,商业领袖们对AI在降本增效、提升销量方面的商业价值已初步认可,慢慢开始思考AI对组织管理的影响。如,AI时代的组织能否走向去中心化发展?自下而上的创新能否规模化?灵活液态的无边界组织是否能够与科层式组织并存?人类如何拥抱AI并塑造差异化竞争力?实现上述美好愿景需要怎样的技术、文化、管理变革作为前提?

BCG亨德森智库秉承务实浪漫主义精神,持续开展“商业+X”跨界对谈,与科幻文学、神经科学、管理学、AI技术、商业等多个领域的大咖,共同探索AI短期及长期对于组织管理的影响。

本期受访嘉宾:刘娟

导演,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硕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媒体技术本科

电影处女作《初恋未满》(导演、编剧)获得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评委会特别奖

电影《怒江》(导演、编剧)入围东京国际电影节世界焦点单元

纪录片《巴拉夫》(导演、编剧、剪辑)获得好莱坞国际独立纪录片荣誉奖

对谈实录

Q1

作为一名导演和影视行业资深从业者,您如何看待AI对于影视行业的影响?在哪些方面AI有望赋能与协助?

电影一向是一个技术和艺术结合的产物,它一百年间的发展都是这样的过程。但当互联网和AI技术开始普及后,技术的壁垒被打破了。虽然我从十多年前开始自己做电影,但到现在,我自认为可能在纯技术方面不敌B站的一个UP主,他们利用剪辑和特效软件的能力可能比我强很多。作为一名导演,在技术壁垒被打破的“科技平权”时代,如何再来面对一个投资巨大的项目,挑头带领几百人团队,让你的电影登上国际舞台?这对我而言是很大的思想冲击。

相比于内容创作,我认为AI对制片人的工作领域——团队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对电影制作流程更为精细化的改造冲击是更大的。电影制作过程中有很多潜在风险,比如电影拍摄可能受到天气的巨大影响,为了获得奇观式的景象,可能会在山区、荒野拍,每天的日程表会因为天气而不断变化,给拍摄准备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然而随着AI技术的介入,对未知的预测和预判会更加精准,对制作计划的监控和敏捷调整将会有帮助。

另一方面,在导演创作的过程中,AI对导演整体的思维模式也会有微调和修正。导演的工作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内容创作,另一部分其实就像一个工程师,导演要知道做的每个决定会不会导致制作周期或者预算的溢出。项目规模越大、商业属性越强,导演的预判就要越精准,才能使整个项目和团队不陷入泥潭。以前的作战模式是,导演会做一个很详细的规划,然后自己去预想创意的过程会对项目规划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在做Storyboard的过程当中会去权衡不同的制作效果——因为带来的制作预算可能会有很大差别。现在AI可以在导演阅读剧本甚至分析剧本的过程当中,协助完成很多原本非常繁杂的前期工作,比如说分镜的绘制、拍摄计划的评估,协助导演面对“能不能做?多少预算能做?多大规模能做?”等问题。这意味着在前期权衡的过程中,AI可以使导演不再单枪匹马,协助导演使评估过程更精确化、具象化。

与此同时,对制片人、电影投资人而言,AI加持下的预期管理也会让他们更有安全感。我们经常说电影周期和产品开发有一些类似,电影的开发周期是3年或5年,科幻的大制作甚至可能到8年或10年。在这个周期里,最难管理也最难平衡的是人的预期——投资人的预期、创作团队的预期,甚至观众的预期。在AI的协助下,导演能把准备方案做得更快捷、更充分、更精确,对整体预期的管控会大有助益。当然,我们处于一个动态变化的时代,其实你很难预期观众5年后会是什么品位、对电影是什么需求,这其实是一个长期的变量。但是导演至少可以把电影创作和制作的变量变得可控,掌握更大的自主协调能力。

对于电影工业的制作流程和繁冗的工作量而言,AI可以极大地提高制作流程中的效率,尤其体现在后期制作任务上。例如,像绿幕擦除等繁琐的工作,以前需要大量的人工劳动。在一些科幻片或者视效大片里边,往常需要10人到20人的团队坐在电脑前面一帧一帧擦掉绿幕、擦掉穿帮的小丝小线,这个工作量极大。但随着AI技术的进步,自动化解决方案能够处理大量的重复性任务,从而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AI释放了创作者的精力,使得他们能够更加专注于创作本身,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

最重要的是,我认为AI时代的来临将打破创意的“阶级化”,降低专业的准入门槛,使更多有创意但技术经验不足的人能够参与到电影的制作中。在创作团队里,创意的主导者通常是导演、摄影指导、美术指导等位于创作顶端的人物,其他成员常常感觉自己的创意不被重视。这导致电影变成了一个“有阶级”的产物。我遇到很多00后,他们的想法非常出色,但由于技术壁垒,他们的创意无法呈现出来。如果有了AI,你把这些想法告诉它,它就能迅速生成一个可视方案。当导演看到这个可视化的方案,能够直接把你的想法转化为电影执行的可能性。这个过程会变得非常快速和高效。我曾让AI尝试写一个剧本,它虽然写得并不完美,但在10分钟内完成了一个可供探讨的基础模型基础框架,提供了一个专业基准线。这种情况下,AI不仅能在横向上拉平专业度,也能在纵向上打破电影创作中的阶级感。

未来,随着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它有可能成为全行业的系统化工具,不再仅仅局限于解决局部问题,而是能够从前期的项目规划、资金管理,到后期的发行和市场反馈,都提供智能化的支持。这将使整个电影行业更加高效、灵活,拥有更多创新的可能性。

Q2

您认为作为一位导演,迎接AI时代的到来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重要的是在思维转换方面,我认为需要时刻提醒自己要包容和开放。AI的出现颠覆了我们以往的认知,早期哲学家认为人类是唯一认识和感知世界的生物,但现在AI也具备了一定的思维模式,甚至可能给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东西。我们要意识到,自己不是知识储备最强大的,因此我们必须谦逊,在态度上更开放。

但同时,我们要坚信和保证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这对创作者而言尤其重要。以前有些创作者可能技术处于行业尖端,但现在技术不再是权威,真正影响作品的还是个人的意识和对世界的看法。因为只有你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你的生命体验是独一无二的,你的身体给过你的感受是独一无二的。在每个人的生命经历中,你到底抽取了什么、你思考了什么、你留下了什么,这决定了你作品的独特性、你对人的同理心。我相信一个20岁追逐梦想的青年与一个经历家庭变故的40岁创作者,他们对人性的理解会完全不同。这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谁更能呈现自己、原汁原味地表达出这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验,并让这种体验直达观众、直达人心。

在未来,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是直达人心。以往,靠技术或外界力量也能形成护城河,但在AI让技术和专业普及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更加深入挖掘人性和人心,依靠洞察力——如何去洞察这个世界、思考和体味生活,可能是面对AI时我们仍然保有的优势。

Q3

您提到拥抱技术,但也要警惕技术带来的风险。在未来的AI环境下,您认为有哪些事情是AI无法替代,依然需要人类去掌控的?

未来整个行业的发展会更加注重创作者的人性本身。AI可以辅助我们,但创作的核心仍然是人,决策环节必须由人来做。AI虽然可以进行逻辑思考,但它的判断依然是基于大数据逻辑。无论是在公司管理还是电影项目制作中,很多时候决策涉及到人情和道德底线时,我们不仅仅是追逐利益,而是希望让社会变得更好,改善人类的生存境遇和社会环境。例如,如果当前某个类型的电影票房最高,但它总是贩卖人性的苦难,观众看这样的作品对社会真的有好处吗?AI可能会判断这部电影能百分之百盈利,但我觉得这不是我们应追求的目标。我一直相信AI无法取代的是人类的爱。母亲因为爱孩子愿意牺牲生命,AI对此可能只会认为是个错误的逻辑判断。但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这种情感是AI无法完全理解的。

AI在过往既定领域的判断可能准确,但对于颠覆性的创新,它只能基于过去的经验做出分析。因此,决策还是得靠人。比如说一个科幻项目,AI可能会根据市场热度告诉你要具备哪些元素,比如对标《流浪地球》《沙丘》等,但如果我想要创作出新的东西,AI就会认为那是不必要的,甚至可能会阻止我去做这样的项目,但我始终相信,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是值得投入的。

最好的方式是把AI当作助手,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身和项目的问题,并且探索更多的可能性。最终的决策权一定要掌握在人的手中。

核心启示

1

AI在帮助CEO制定战略规划、商业计划、管理预算时,可以提升抗风险性(情景分析)、准确性和落地可行性

2

AI有望打破创新“阶级化”,拉平专业度,降低创作门槛,更加鼓励自下而上的创新

3

AI是管理者的辅助,真正的领导力还是需要“直达人心”

4

AI领导力需遵循伦理道德的底线,以及守卫社会责任的准则

关于中国区专家

阮芳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BCG组织与人才专项中国区负责人,BCG亨德森智库中国区联席负责人。

何大勇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BCG亨德森智库中国区联席负责人。

戴若晨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咨询顾问,驻BCG亨德森智库(中国)代表。

关于BCG亨德森智库

BCG亨德森智库是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战略智库,致力于采用远见卓识来探索和开发新颖的商业、技术和科学领域的宝贵洞察。亨德森智库邀请商业领袖进行思维碰撞式的讨论和实验,以拓宽商业理论和实践,并从业务内外汲取转化创新理念。

媒体垂询,请致信GCMKT@bcg.com。

关于BCG X

BCG X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数字化构建与设计部门。这一全新部门汇聚近3,000名技术专家、数字化构建专家和设计师,致力于协助企业客户加速数字化转型,并实现科技及商业方面的创新。

我们将加速发展BCG深厚的行业与职能专长,整合先进技术知识与志存高远的企业家精神,以协助组织实现大规模创新。

我们的端到端全球团队横跨不同专项领域,与客户密切协作,共同打造锐意创新的颠覆性产品、服务与业务,助力客户解锁新的可能性,制胜未来。

通过建立集数字化构建、商业战略与能力加速于一体的综合组织,BCG X超越商业咨询与技术供应商所能单独创造的价值,为客户提供独有的工具组合以加速促进其数字化转型之旅,实现1+1>2的效果。

(BCG波士顿咨询)

(转自:BCG波士顿咨询)

  Hehson财经ESG评级中心简介

  Hehson财经ESG评级中心是业内首个中文ESG专业资讯和评级聚合平台,致力于宣传和推广可持续发展,责任投资,与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价值理念,传播ESG的企业实践行动和榜样力量,推动中国ESG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国ESG评估标准的建立和企业评级的提升。

  依托ESG评级中心,Hehson财经发布多只ESG创新指数,为关注企业ESG表现的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同时,Hehson财经成立中国ESG领导者组织论坛,携手中国ESG领导企业和合作伙伴,通过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推动建立适合中国时代特征的ESG评价标准体系,促进中国资产管理行业ESG投资发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AI Talk | 导演刘娟:从电影到管理,AI重塑创作与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