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丝路话语】九寨沟的山水经不起欺诈行为污染

转自:每日甘肃网-丝路话语

  □陈广江

  九寨沟旅客购买了出租车司机推荐的自制牛肉干,回家后发现是鸭肉制品。公开投诉之后,四川阿坝州松潘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回应称已协调“退货退款”。对此,四川方策律师事务所律师郭刚认为,当地行政执法部门还应该对“不务正业”的出租车司机作出相应处罚,责令司机对顾客给予“假一赔十”的惩罚性赔偿。(2月24日澎湃新闻)

  面对消费者的投诉,相关部门迅速响应,协调当事人完成了退货退款,问题貌似得到了解决,但实则并没这么简单。退货退款,仅仅是对消费者经济损失的一种补偿,却远远未能触及到问题的本质——欺诈销售与非法经营。

  出租车司机利用自己的职业便利,“挂牛头卖鸭肉”,向乘客推销假冒伪劣商品,这种行为已经超出了其职业范畴,更触碰了法律的底线,侵犯游客权益的同时也抹黑了景区形象。

  显然,“退货退款”只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第一步,而不是终点。对于商家的欺诈行为,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赔偿的层面,而应该依法进行严厉的行政处罚。只有让售假者付出沉重的代价,才能形成有效的震慑,让其他人不敢再轻易尝试这种违法的勾当。

  律师提出的“假一赔十”惩罚性赔偿建议,无疑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做法。这不仅能够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能让售假者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违法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同时,对于出租车司机的非法经营行为,相关部门也应该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处理,绝不能姑息养奸。

  但令人遗憾和警惕的是,类似事件在当地已非孤例,阿坝州行政执法部门对多起欺诈投诉均止步于“退货退款”或“退款”,始终未公开对违法者的惩处结果。这样的处理方式,无疑是在传递一个错误而又危险的信息:即使欺诈行为被投诉,也只是“罚酒三杯”而已。

  旅游经济本质是信任经济,越是旅游热点地区,越需建立“零容忍”的消费保障机制。试想,当游客抱着对九寨沟美丽风景的向往而来,却遭遇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这种伤害恐怕远比120元/斤的鸭肉干更令人痛心。

  此外,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增强辨别真伪的能力,在面对推销时,要保持冷静,不轻易相信“自制”“特产”等标签,多询问、多比较,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商品,不给黑心商家可乘之机。

  九寨沟的山水经不起欺诈行为的污染。只有对欺诈行为实施严厉打击,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才能真正维护市场的公平正义、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及景区的良好口碑。这点常识,相关部门怎能不懂?

责任编辑:姜晓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丝路话语】九寨沟的山水经不起欺诈行为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