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泡财经)
一盏护眼灯,照亮主席台;一只白海豚,萌动全中国。中山制造的身影,隐现于十五运会每个高光时刻。
11月9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在粤港澳大湾区圆满闭幕。这场体育盛会不仅展现了竞技体育的魅力,更成为展示大湾区城市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其中,中山企业以科技与创新为笔,描绘出一幅“中山智造”助力国家级赛事的生动画卷。
从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的精准还原,到开闭幕式灯光音响的系统解决方案;从屡次亮相国际盛事的护眼灯,到覆盖20多个场馆的LED光显系统,中山企业以创新实力诠释了“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赛事效应,讲述了“百千万工程”实施三年来初见成效的中山故事。
智能照明,中山光显解决方案的科技突破
在十五运会开幕式上,近500平方米的超高清LED大屏成为视觉呈现的核心载体。这套由洲明科技(300232.SZ)提供的一体化光显解决方案,背后有着中山制造的重要贡献。
中山制造企业、洲明集团子公司华夏北斗星负责人表示,相较于传统照明系统,该智能照明系统不仅有效过滤刺眼杂光,避免对场上人员造成干扰,还具备一键切换比赛、训练、节能等多种模式的智能管理能力,能耗直降30%以上。
洲明科技中山智造基地于2024年9月建成投产,成为行业内首个“照明+显示”共享工厂。十五运会期间,该基地向各大赛区输出了覆盖20多个场馆的LED显示、专业体育照明产品及一站式光显解决方案,针对性做到“一馆一策”,为全国观众奉上更具沉浸感的观赛体验。
与此同时,光阳电器的护眼灯四度亮相顶级体育盛会。这盏来自中山小榄的护眼灯放置在开幕式主席台每位出席嘉宾的名牌旁,它集护眼台灯、手电筒、充电宝、手机支架等多功能于一体。从2022年北京冬奥会起,这盏护眼灯一路“亮”过2023杭州亚运会、2023成都大运会、2025哈尔滨亚冬会,一直到此次十五运会,充分诠释了“中山智造”的内涵:好用能打、经久不衰。
文创精品,从吉祥物到奖牌的中山匠心
开幕式场外,全运会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毛绒公仔成为新一代“团宠”,受到观众追捧抢购。这些以“海上国宝”中华白海豚为原型的吉祥物,出自中山市恒泰创展实业有限公司之手。
恒泰创展设计总监黄佰权表示:“吉祥物对原创的还原度要求高,头顶‘水花’让人拿在手里可以捏,有解压的感觉。在眼睛方面我们试过12版,才能达到这种有点闪亮,往下看有渐变的效果。”公司历经12次打版、22道工序,终于攻克水花质感还原难题。
作为中山唯一的十五运特许生产商,恒泰已开发100余款产品,涵盖毛绒玩具、徽章、手办、水杯等多个品类。值得一提的是,恒泰将毛绒玩具的生产周期从常规的30天缩短到10天,展现了“中山制造”的速度与效率。
中山市天隆工艺制品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业生产赛事奖牌、文创纪念品的工艺礼品厂家,在此次十五运会中也展现了中山制造的精湛工艺。天隆工艺位于素有“中国五金城”之称的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拥有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全流程自控生产线。
该公司恪守“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产品理念,在工艺制造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其质量管理体系已获得GB/T19001-2016/ISO9001:2015认证。天隆工艺的发展历程是中山企业转型升级的缩影,代表了中山制造业的高水准。
产业升级,中山智造的“高光时刻”
中山企业在十五运会上的精彩表现,是中山市实施“百千万工程”三年来初见成效的缩影。通过创新驱动战略,中山传统产业正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华丽转身。
洲明科技中山智造基地的建成投产,不仅保障了十五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供货量大、品控稳定的需求,更对未来光显应用新空间进行探索。这一基地的建成,是中山产业升级的重要标志。
光阳电器作为专业研发、生产和销售可移动式灯具的高新技术企业,自2002年成立之初便首创护眼灯概念,专注于护眼灯细分领域。2010年,光阳电器成立全国首个“护眼台灯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天隆工艺拥有40000余平方米的花园式工业园区厂房,现有专业的技术工人300余人。公司坚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产品理念,在工艺礼品制造领域不断创新,体现了中山制造业的高水准和工匠精神。
绿色理念,可持续发展贯穿赛事细节
十五运会作为历史上首届明确提出“碳中和”目标的赛事,将绿色理念贯穿于每个细节。从吉祥物的制作材料到场馆的运营系统,科技与环保在此深度融合。
在开幕式主场馆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实施了“分场景定制+智能控制”策略,使得场馆运营实现了能源与碳排放的精细化管理,预计可为场馆运营带来超过40%的节能收益。
中山企业提供的智能照明系统具备一键切换比赛、训练、节能等多种模式的智能管理能力,能耗直降30%以上。这种绿色低碳理念,与十五运会“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高度契合。
在吉祥物生产过程中,中山企业也充分考虑了环保因素。用来送给嘉宾的2025只全运会吉祥物由肇庆企业提供的原材料加工而成,这些原材料的前身是海洋塑料垃圾、废塑料瓶、一次性饭盒等废弃塑料。
未来展望,从“赛事经济”到“城市赋能”
十五运会已然成为大湾区新技术的“试炼场”与“展示窗”。在这场盛会上经受实战检验的创新技术,未来有望逐步走进更广阔的生产生活,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中山企业通过参与十五运会,不仅获得了直接的经济效益,更提升了品牌形象和美誉度。多元的赛场环境、多样的显示与照明需求,使十五运会成为中山光显产品及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展示与检验平台,将带动后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中山市将继续培育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品质提升。十五运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山市提供了展示城市形象和产业实力的舞台,也为中山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中山湾区未来科技城等创新平台正在加速崛起,成为吸引高端人才和项目的新高地。这座伟人故里,正以体育为媒,科技为翼,在“百千万工程”的引领下,书写着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随着十五运会圣火的熄灭,中山智造的光芒却刚刚开始照亮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