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26日,由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秘书处主办,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八届“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论坛 第三届OTC品牌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解读政策、明晰路径、凝聚共识,合力搭建中医药及OTC品牌国际交流的高质量平台。
本次大会汇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国际组织、政策制定与监管部门代表、中医药及OTC领域专家、产业龙头、行业智库等多元主体,构建医药健康领域“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对话平台,聚焦中医药创新发展与OTC品牌提质升级需求,提供可落地的品牌培育路径与国际化实践方案,通过务实交流与资源对接,助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会上,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会长刘沛在致辞中提到,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OTC行业作为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全民健康的使命。“我们要以政策为导向,坚持创新驱动,走国际化发展道路,让中国品牌立起来、走出去。”
拜耳健康消费品中国区总经理何勇认为,政策法规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应围绕患者需求展开:一是保障患者的选择权,通过处方药转OTC等路径丰富产品的可获得性;二是保障患者的知情权,提升药品包装和说明书的可理解性;三是推动国际接轨,让经海外主流市场多年临床使用验证的安全有效的OTC产品更快进入中国市场,提升患者健康管理的可及性与便利性。
津药达仁堂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零售事业部总经理陈健旭表示,如今大众对中医药的需求已从“治病”向“日常健康管理”延伸,具体表现为三个转变:一是购买场景从“生病后对症选购”转向“日常预防、慢病调理、养生保健”;二是决策依据从“单纯看疗效”转向“成分安全、配方温和、品牌背书”;三是消费群体扩展,年轻人加入中医药消费阵营。这为中医药行业带来三大机遇:一是细分品类受关注,如节气养生、睡眠调理、免疫提升等主题产品需求增长明显;二是服务型消费兴起,消费者愿意为“专业咨询+定制化健康方案”付费;三是线上线下相融合,短视频科普、直播答疑等形式成为品牌触达消费者的重要渠道。
“艾昆纬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非处方药物市场规模达到3000多亿元。2018年至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4.6%。”刘沛认为,促进OTC产业的健康发展有三个利好:一是节省医疗资源;二是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三是能够更好地促进自我医疗,保障公众健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协会将与行业同仁一同努力,推动OTC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品牌强国建设,助力中国OTC品牌和优秀的中医药品牌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 文/汪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