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地标产品”绝非任意贴的标签

  殷呈悦

  地理标志产品“胶白”,正遭遇套牌危机。据报道,某电商平台标价155元一棵的“胶州大白菜”,其实是普通大白菜装进了“胶白”礼盒。更让人吃惊的是,不少宣称“正宗胶州大白菜”的网店压根无货源,接单后通过购买第三方商家的普通大白菜迷惑买家、加价销售。

  胶州大白菜享有盛誉,2017年获得原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消费者怀揣对特色农产品的期待,支付数十倍于普通白菜的价格购买“胶白”,换来的却是品质平平、哪儿都能买的普通白菜,岂能不气愤?由不良商家主导的“套牌”生意,抹黑“胶白”的金字招牌,损害“地理标志产品”信誉,严重挤压优质产区正品白菜的市场空间。

  不是每名消费者都有专业鉴别能力。不良商家正是瞄准了消费者购物时,多参考标签和宣传做判断的现实,肆意上演“李鬼”把戏。相比于把普通白菜按“胶白”包装的算计,无货源营销同样可恨。不设仓储、不验品质,甚至不了解真假“胶白”的区别,仅凭营销套路就能收割消费者。脱离实体经营核心范畴的套利伎俩,让“胶白”沦为空手套白狼的工具。当然,侵权行为的受害者不止“胶白”。无论蔬菜还是瓜果、食品还是日用品,正是一个个知假售假的商家,搅浑了地理标志产品的市场。

  不能让更多消费者为假“胶白”白花钱,“地理标志产品”更不是任人随意粘贴的标签。监管部门应聚焦产地造假、价格虚标等关键问题,联合相关协会,细化“胶白”等的产地溯源和鉴别标准,对胆敢冒牌、贴牌者依法重罚;电商平台应加强对挂名“地理标志产品”店铺的资质核验和监测,杜绝无货源店铺招摇撞骗。尽快补齐监管精准度不足、平台审核不严的短板,既是帮“胶白”把金字招牌越擦越亮,也是推动特色农产品市场回归优质优价、诚信经营的良性生态。

  “地理标志产品”是质量优良的代名词,是多年积淀的财富,绝不能被害群之马给拱了。别再让更多消费者掉进“天价白菜”的坑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地标产品”绝非任意贴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