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消险除患由经验判断向数据统筹转变

(来源:中国安全生产网)

江苏无锡搭建安全生产“两张清单”数字化治理平台

针对较大以上安全风险在辨识、上报中存在数据来源多头、排查仍有盲区、监管责任不明等问题,江苏省无锡市探索创建“场所风险隐患底数清单+监管责任清单”数字化治理平台(以下简称“两张清单”平台),实现风险底数清、监管责任明、监测预报快。

11月25日,无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凯专题调研安全生产“两张清单”平台和市应急管理指挥系统建设情况,强调要坚持“小切口、大应用”的工作思路,持续推进“两张清单”平台建设,为应急管理与城市治理赋能增效。

目前,该市已对120余万家经营主体完成全覆盖筛查,摸清工业企业较大以上风险18.1万余项、社会面小场所风险45.4万余项,并同步厘清各方监管责任。

“底数清,明确‘防什么’;责任清,明确‘谁来防’;加上智能监测设备的广泛应用,创新‘怎样防’。”无锡市安委办主任、应急管理局局长刘东亚表示,“两张清单”平台提升了风险隐患识别处置能力,推动防范治理工作由人力密集向人机协同转变、由经验判断向数据统筹转变、由被动处置向主动预警转变,以智慧化手段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有效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安全底数“一图归集”

无锡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在“人工智能+”领域有技术特长与实践优势。无锡市应急管理局充分用好这些优势,以数字化手段将风险隐患“一网打尽”。

无锡具有市场主体多、高层建筑多、常住人口多的“三多”特性,安全监管压力大。“比如量大面广的写字楼,既不是工业企业,也不是社会面小场所,里面有哪些安全风险、怎样监管,需要打个问号。”无锡市应急管理局综合监管处处长沈伟锋说。

带着这些“问号”,无锡市委主要领导牵头推进“两张清单”平台建设工作,明确以建筑和场所为基础,推动风险隐患排查由工业企业向住宅楼宇延伸拓展,聚焦原料、工艺等多个维度,开展数据过筛和点位核实,推进隐患全面起底、信息全量录入。

“我们不仅用‘两张清单’平台管住了风险点位,还打通了风险预警、处置、反馈等各个环节,对全市安全生产重点风险隐患实现‘一张图’管控。”沈伟锋介绍。随着“两张清单”平台应用越来越深入,无锡市打通了市场监管、供电、税务等近20个业务系统、70余类行业的安全管理“数据库”,并发动专职安全员、网格员等,以建筑为中心,对各类安全监管对象信息进行实地核验,确保底数精准。

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是工业重镇,有338个工业园区、1800多家工业企业,占整个滨湖区的70%左右。“工业重镇的背后,是监管重任。”胡埭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华建军介绍,“工业企业监管难度大,基层又缺乏监管手段和专业知识,‘两张清单’平台为我们抓好重点企业安全监管提供了很好的抓手。”

目前,该平台汇集了该镇148家重点监管企业的较大风险点位、应急设施设备等信息,同时结合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实现底数实时更新,隐患在哪里、整改情况如何等,都一目了然。

在实际监管中,常出现市场主体与建筑场所“位置不对应、信息不互通”的问题。对此,无锡市利用技术手段将安全监管对象与建筑场所进行精准匹配,推动将各类场所重要风险点位平面布置图、风险四色图尤其是红色、橙色区域等要素加快纳入“两张清单”平台,动态建立了58.8万余家活跃市场主体“一企一档”和9万余栋相关建筑“一楼一档”风险底数清单。

监管责任“一网闭环”

梅胜祥是胡埭镇南一片区的专职安全员,对辖区工业企业,他每月都巡查一次。“巡查事项清单全部录入微信小程序,每次打开清单,逐一勾选确认,有隐患的话拍照上传,很方便。”梅胜祥告诉记者。

隐患上传至“两张清单”平台后,平台会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发出预警、超期警告等提醒,督促各方履行责任,确保问题隐患闭环整改。

无锡市在摸清各类场所及其风险隐患的同时,着力厘清部门、属地等各方责任,依托平台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无锡市市场主体安全生产和消防治理平台是“两张清单”平台的具体载体。记者在大屏幕上看到,市场主体概况、风险管控、隐患治理、监督检查等情况一目了然。随意点击一家市场主体,相应的行业主管部门、属地管理部门、所属领域、专业监管部门等均清晰明了。

“我们在‘定责端’加强三级联动,遵循分类分级、划干分净、落实到人的原则,构建‘部门+属地’的责任体系,以平台的统一管理推动‘三管三必须’责任严格落实,建立纵向贯通市、市(县)区、镇街三级的监管平台。”沈伟锋说。

无锡市应急管理局根据平台录入的相关数据,配套制定了无锡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管市场主体一览表,将每个部门的监管任务都细化为市、市(县)区、镇街三类。

“根据这个表格,市县两级负责监管不到20%但风险较高的市场主体,其余风险低但数量大的,由属地镇街负责常态化巡查。”沈伟锋表示,划清责任的同时,他们也为镇街安全监管赋能。聚焦消防、化工、冶金工贸等13个重点行业领域,无锡市应急管理局组织行业领域制定隐患排查工作指引、标准和清单,监管人员只需照“单”检查,专职安全员按“单”巡查即可。

以消防安全巡查为例,无锡市委政法委、市应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研究制定了消防救援人员“防消联勤”巡查事项、专职安全员巡查工业企业消防安全事项和专职网格员协助开展社会面小场所消防安全巡视事项。不同的市场主体谁来查、怎么查,都一清二楚,有效消除了监管漏洞盲区。

智能预警“一体推进”

在无锡市,化工(危化品)、钢铁、铝加工(深井铸造)等行业的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已完成铺设,无锡市安委办正在加快推进粉尘涉爆、重点有限空间、纺织化纤等企业的智能化设施安装及信号接入。

针对学校、养老机构等人员密集场所,该市消防救援、教育、公安、民政、住建、应急管理等部门联合部署开展“智慧管”建设工作,加大对消控室值班人员在岗监控、消防水系统在线监测、消防车通道占压和室内消防通道(安全出口)监测等多个类型的智慧化装备安装使用推进力度。

“我们一手抓产业领域,一手抓社会领域,聚焦重点场景,加大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推动安全监管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刘东亚说。无锡已在重点工业园区安装烟感报警装置、“一键报警+远程广播”等智能化设备,强化企业快速感知、实时监测、超前预警、联动处置等能力。

不管是重点行业领域,还是人员密集场所,都通过智能监测设备,将风险隐患信息汇入“两张清单”平台。平台专门设置了物联设备模块,包含智慧烟感、一键报警、联网消控中心等,可实时监测、分析相关数据。

“现在智慧烟感为14.49万个、一键报警装置5.19万个,接入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无锡数据集团技术管理中心总经理施继宗认为,推进重点领域硬件数智改造、软件算法升级,接入、融合不同应用场景的监测监控信息,是接下来平台建设的重点。

在胡埭镇,智慧物联设备应用已迈出坚实一步,窄波雷达守护逃生通道,红外传感紧盯有限空间,高空热成像鹰眼覆盖园区……这样的成效源于该镇对7月10日前完成智能化物联设备安装、数据实时接入镇“两张清单”平台的重点监管企业,根据评估情况予以最高3万元奖励的举措。目前,该镇148家重点企业已部署了14类2847台智能监测设备。

“有了这些设备,企业能更精准及时地发现重点部位的安全隐患,我们也可以根据设备在线、报警处置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管。”华建军说。

在用物联网织密“安全网”的过程中,为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无锡有意识地推广本土企业研发生产的智能监测设备,如具备毫米级测距精度和360度扫描能力的消防通道占用雷达系统,整合AI视觉、声纹识别和热成像功能的深井铸造应用套件,仅需供电无需布线的“一键报警+远程应急广播”控制系统等,促进资源集约化利用、高效化配置,创新安全治理新模式、新路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消险除患由经验判断向数据统筹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