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一次排故和团队的岁岁年年

(来源:中国航空报)

谢彦

  每一个型号的背后,都有无数人的奋力托举,无论是科研攻关,还是试验验证、外场保障。

  人称“老王同志”的王子瑾是航空工业一飞院机电所起落装置控制专业的一名“老兵”,自2002年参加工作以来,担任多个型号主任师,获得过集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荣立过集团公司二等功。在同事眼里,王子瑾积极乐观,开朗健谈,专业过硬,是妥妥的“室内担当”。

  2025年9月的一个周末,正在厨房给孩子做早餐的王子瑾,接到一通电话,打破了周末的宁静。外场紧急通知,一台设备发生故障。“出发,我们立即就出发!”早餐还没做完,他就冲到房间收拾行李,匆忙给孩子交代完,便投入一场新的“战斗”。

  从接完第一通电话,他的电话就再未停过。有咨询应急操作的,也有咨询故障基本情况的……有时候相同的事情,相同的话语,需要一遍又一遍耐心的复述。电话间隙里,王子瑾还要给团队骨干打电话,安排相关工作:“兴平,你组织科室内的技术专家,针对故障现象讨论故障原因,建好故障树,一定要快!”“李欣,帮我查阅维护规程里面相关内容,一字一句,把内容给我念一遍。”“魏师傅,以前设备是否出过问题,主要有哪些故障模式。”“刘师傅,以前总装的时候这一块出过哪些问题……”手上电话不停,脚下的步伐也不停,与问题处理团队一同赶往机场。

  下飞机后,依然是一路电话不断,一个充电宝的电也都用尽了。等赶到外场时,已经是20时30分了,王子瑾才想起来午饭和晚饭都没吃。但随着排故团队的到达,会议室里研讨的氛围瞬间点燃。实在顾不上出去吃饭,他就拿了一桶泡面,在会议室里一边吃,一边参加讨论,时不时还拿着吃方便面的叉子,在投影幕布上给大家“捋顺”系统工作原理。

  介绍完系统的原理,王子瑾马上介绍基于已获知的故障信息绘制的故障树,及相关事故排查方法。面对用户质询,王子瑾表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所有问题对答如流。研讨会结束,已是第二天凌晨2时,但面对紧迫的排故形势,他和团队成员又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一方面精心准备培训教材,另一方面根据在研讨会上的讨论情况和获取的现场信息,进一步完善故障树,梳理排故思路和对事件的排查方法,直到凌晨5时,大家才坐上回酒店的大巴车。然而车还未到酒店,他就接到外场同事的通知:“王工,你早上6点30分和我们一同进场,进行空勤培训和交流。”于是,王子瑾回酒店简单洗漱一下,顾不上休息,就又进场去了。

  随后的几天,王子瑾多次整理问题汇报总结情况,参加多次故障研讨会……根据不断增加的线索,结合迭代更新的各种故障信息,不断完善故障分析材料。作为排故现场对系统最了解的人,王子瑾承担了现场大部分的技术工作,他的专业性也得到了现场用户的认可。

  由于当时外场气温较高,为了擦汗方便,王子瑾习惯在肩上披一块白色毛巾,因此外场的同事给他起了一个贴切的外号——“毛巾哥”。每逢大家对技术问题各抒己见、无法取得共识时,外场的同事就会大声喊道:“都别说话,让‘毛巾哥’来说!”就在紧张而热烈的氛围中,团队抽丝剥茧,连续“作战”,忘我工作,经过一周排查,终于完成了这次故障的调查工作。问题调查虽然结束了,但相关“善后”工作才刚刚开始,外场普查方案编制及可行性验证,培训交流任务接踵而来。从9月7日出门,到9月23日交流培训工作暂告一段落,王子瑾仅回了一次家,室里打电话慰问时,他总是说:“大家都太忙,这个项目我了解的多一些,我先顶着,让大家在家里安心工作,也算我为科室做了贡献。”

  外场故障处理,最考验技术人员技术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责任心、战斗意志和忍耐力,正如王子瑾所说的那样,处理外场质量问题,是单位对技术人员投入最大的培养。多年来,他始终以高超的技术水平,积极乐观的工作心态,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感染着身边年轻人。他始终以“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担当精神,在研制战线上默默奋战,做团队的“台柱子”,给团队和年轻人“搭台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一次排故和团队的岁岁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