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融媒体中心
“十四五”期间,天水市秦州区持续推动工业经济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跨越,交出了一份总量提升、结构优化、后劲充足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走进天水铁路电缆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工人繁忙作业,各类型号电缆在生产线上有序流转。这家高新技术企业可生产铁路、城轨地铁、工业及民用电力电缆等8大类24个品种3000多个规格的产品,其转型升级之路颇具示范意义。
“今年以来,公司从提升管理成效入手,启动数智化改造项目持续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该公司工艺部部长助理方宇介绍,精益生产的落地使生产投入产出效率大幅加快,制品积压明显减少,排产计划能更灵活精确地响应市场紧急需求。
今年前三季度,天水铁路电缆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营收2.43亿元。产品主管工程师方丽说,公司研发的“城市轨道交通用铁路数字信号电缆”等四款产品,因具有显著的创新性与新颖性,成功通过省级新产品备案,产品先进度位居国内同领域领先或先进水平。
天水华天集成电路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作为华天集团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近年来在封装材料领域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
在天水华天集成电路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载带生产车间,多条智能生产线全力运转,一条条芯片载带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我们完成了基于多模态复合滚动成型技术的高精度异形集成电路承载带的研发和应用,荣获第三届甘肃省企业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中级工程师万小龙介绍,该技术可有效规避传统技术的生产缺陷,目前已成功开发35款产品,其中10多款实现量产,2022至2025年累计产值达1800多万元。
据了解,天水华天集成电路包装材料有限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约1176万元,2024年增至1316万元。目前公司拥有45项专利,29项新品达国内领先水平,5种产品获评甘肃省优秀新产品,并荣获ISO9001认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多项荣誉。“未来,公司将持续创新,致力于成为封测材料领域的领先企业。”技术部副部长曾硕表示。
“十四五”以来,秦州区构建起“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三高’企业”的四阶递进式培育体系,推动创新主体集群化、规模化发展。目前,秦州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达83家,省级创新型企业37家,高新技术企业37家,“三高”企业9家。
陕西电子天水天光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是其中典型代表。该公司科技部科研管理及标准化工程师马嘉艺介绍说:“近年来,公司研发新产品1100多款,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有10款,36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21至2024年,秦州区重点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项目94个,总投资117.3亿元。从传统制造的精益化改造,到集成电路封测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再到创新主体的梯度培育,秦州区正一步一个脚印,为工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黄璐 庞贵琦 杨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