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你体验生活我不反对,但别滥用我们的善意

  一段时间来,各个平台上都活跃着这样一帮人:打着各种“体验生活”的名义拍视频赚取流量,很像街头那种拎着扩音设备,竖着“悲惨经历”海报的职业乞丐。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因为都知道是骗人的把戏。

  近日,一名女子自称从杭州徒步前往上海,途中想以“一分钱不花”的方式体验生活。相关视频画面显示,她先是在街头向一名路人求助,遭到拒绝;随后又走进一家饭店,希望免费用餐,结果被老板娘当场直言“教育”:“我们帮助有困难的人,不是帮助有钱人体验生活。”

  首先我要给这名人间清醒的老板娘点赞,她的拒绝一针见血,既合理又必要,难怪网友们都夸她是最佳“嘴替”。这名女子以“体验生活”为名无偿索取,本质是对社会善意的滥用与透支。

  所谓救急不救穷,这里面藏着老祖宗的智慧。在中国,民间善意其实一直都在,其核心功能是托举真正陷入生存困境的人,满足的是“活下去”的基本需求,而非“玩得有新意”的个人体验。这名女子身体健康,思路清晰,并非无劳动能力或遭遇急难,其需求与善意的帮扶对象完全错位。

  饭店的免费帮扶、路人的慷慨解囊,构成了社会的非正式安全网,不该成为个人“情景模拟游戏”的道具。女子将“自己解决食宿”偷换成“让陌生人替我解决”,为自己设定“不花钱”的规则,却要求他人承担成本,本质是精致利己主义。

  体验生活的核心是磨砺自身,而非测试他人善意的底线。真正的“零元挑战”应是靠劳动、技能、智慧换取对等资源,而非直接索取。别把人家的善良当作傻。

  老板娘的拒绝不是无情冷漠,而是对善意的真正保护。因为她划清了“帮困难者”与“助体验者”的边界,避免善意资源被无效占用。因为如果“体验生活”能成为免费索取的通行证,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会面临更高的信任门槛。

  值得点赞的还有广大网友的人间清醒:善意可以温暖他人,但不能被随意消耗,更不该被道德绑架。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评论员 张军 视频 刘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你体验生活我不反对,但别滥用我们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