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长江中证全指指数增强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份额发售公告发布,该基金将于12月份开启发行工作。同期,易方达中证A500量化增强、宝盈中证A500指数增强、大成中证800指数增强发起式等14只指数增强基金(以下简称“指增基金”)正在发行中。
今年以来,指增基金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目前,年内新成立指增基金产品数量已达160只,同比增长超416%。在受访人士看来,政策的引导支持、指数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投资者需求的增加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驱动指增基金的迅速扩容。未来,各家公募机构需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赛道竞争加剧带来的挑战。
宽基指增成热门
作为兼具投资纪律性与阿尔法能力的工具型产品,指增基金愈发受到各类投资者的青睐。自2002年国内首只公募指增基金成立以来,指增基金规模持续壮大。不过,在2002年至2016年间,每年新成立的指增基金仅为个位数,此后发展逐渐提速,目前市场上指增基金数量已达453只。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27日,公募机构年内新成立指增基金产品数量达160只,较去年同期增长416.13%,合计募集金额超888.47亿元。
北京格上富信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研究员托合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指增基金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引导支持,《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的发布推动了指数化产品的发展。同时,指数公司持续扩容细分指数,指数体系不断完善,这为公募机构提供了更多跟踪标的。”
在宝盈基金量化投资部总经理蔡丹看来,今年新发指增基金数量大幅增长是供给和需求双轮驱动的结果。从供给端来看,《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大力提升公募基金权益投资规模与占比”等,这些都有利于权益投资的发展。指增基金自身有严格的成份股占比约束和跟踪误差的限制,能更好地对标业绩基准,是非常符合监管政策导向的品种。从需求端来看,在低利率时代,资金保值增值难度加大,当前存款利率、货币基金利率不断下行,低风险偏好人群面临“资产荒”问题。而今年权益市场走势较强,机构投资者以及一些中低风险偏好的个人投资者都有加大含权类资产配置力度的意愿。
从市场上指增基金布局方向来看,宽基指数是主力赛道。Wind资讯数据显示,围绕沪深300、中证500、中证A500、中证1000四大宽基指数布局的指增产品共有272只,数量占比达60.04%。蔡丹表示:“宽基指增基金具备底仓配置价值,在紧密跟踪宽基指数走势的基础上,还会努力追求超额收益,所以公募机构大多将其作为主要布局方向之一。”
全梯队公募齐布局
指增基金市场持续发展,越来越多公募机构参与到指增赛道的布局之中。截至11月27日,已有97家公募机构布局了指增基金,包括头部机构和中小型机构。
头部机构和中小型机构对指增基金的布局,有共性也有差异。蔡丹表示:“宽基指增基金是众多公募机构的核心布局品种,宽基指数的覆盖范围越广、内部分化越大,就越容易获取超额收益,而行业主题、风格类指数实现稳健超额收益的难度较大。不同的是,头部机构通常朝着‘大而全’的方向进行布局,中小机构可能需要结合公司的资源、自身的投研优势来精选品种进行布局。”
托合江认为,在产品策略方面,头部机构和中小型机构获取竞争优势的方式有所不同。头部机构主要布局大规模、低费率、高流动性的指增产品,中小机构则通过主动增强策略、主题聚焦来提升产品辨识度。同时,头部机构通过“全产品线覆盖+规模效应”巩固优势,同时布局创新产品构建生态,中小机构则通过“精准卡位新兴赛道+量化策略创新”进行差异化竞争,在细分领域寻找机会。
指增基金的蓬勃发展,对公募机构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蔡丹分析称:“目前来看,机遇远大于挑战。机遇方面,当前指增基金在权益类基金中的规模占比仍较小,政策层面的支持为指增基金赋予了长远的发展空间;挑战方面,各家机构都在布局指增赛道,最终比拼的就是产品的超额收益水平。”
未来,各家公募机构都需要做好充分准备,以应对赛道竞争加剧带来的挑战。
在蔡丹看来,对同一基准指数布局的产品越多,竞争就会越激烈,长期来看可能会逐步压缩超额收益空间。机构需要在渠道和投研方面做好充足准备。在渠道端,要做好投资者引导和教育,强化核心宽基指数品种的长期配置价值,并在估值相对合适时加大推荐力度;在投研端,需要加大人才储备,在深入研究传统基本面数据、量价数据等的基础上,加大对另类因子和策略的研究,通过内部多样化、差异化策略的配置,追求长期稳健的超额收益。
“一方面,头部机构凭借规模优势在宽基指数指增产品布局中占据主导,中小机构需进一步聚焦新兴宽基指数与主题型指数,构建差异化产品矩阵。另一方面,随着量化策略同质化加剧,传统多因子模型超额收益趋于收敛,机构需构建更智能、更稳健的增强体系,以提升超额收益的持续性。”托合江表示。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年内新成立指增基金数量同比增长超400%)
(责任编辑: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