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下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密云·绿色高质量发展典范之城。密云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出席发布会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北京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叶昶主持。
记者提问
记者:请介绍一下“十四五”期间,密云区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方面,都有哪些重要举措,取得了哪些明显成效?
密云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玉民:
密云区是京郊大区,属于典型的农业区,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是重中之重。我们始终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摆在重要位置,努力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实际效能。我们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
一是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出台《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回引290名懂发展、懂市场、善经营的优秀人才担任村干部,把新农人充实到乡村振兴第一线。全覆盖培训村“两委”干部,不断开拓视野、增强本领。明确不合格村干部标准,调整不合格村干部61名。面向村书记招录公务员5人,从村干部中选树“优秀共产党员”98人,激励干事创业、担当作为。
二是深入开展村企结对共建。以“百千工程”示范片区为牵引,以“村社合一”“合股联营”“农文旅融合”等方式,推动村企在技术人力、资金等方面深度合作,培育出密农人家、印象云溪、蜗牛小镇、邑仕庄园等特色品牌。同时协调邮政、京东、顺丰等大型企业,通过设立快递合作点、货运直通等方式,解决农产品物流运输难题,全区12家千万级涉农电商农产品销售额为8.05亿元,带动2000余户农民增收致富。“十四五”期间,累计培育家庭农场548家,其中国家级生态农场1家、市级示范农场57家,4家农民合作社入选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
三是积极选派乡村振兴金融助理。与北京农商银行合作共建,在全市率先选派乡村振兴金融助理,办理乡村振兴领域贷款8.11亿元,推动特色农业产业提档升级。目前,共有20家企业入选“北京优农”品牌企业。
四是充分发挥好驻村第一书记帮扶作用。密云区共有驻村第一书记223名,数量全市最多。我们成立“第一书记联盟”,构建区级、片区、镇级三级运行平台。截至目前,驻村第一书记引进资金2.5亿元,推动落地项目207个,解决民生难题2527件,推动197个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提前一年消薄。
通过这些措施,密云区获批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区、全国首批“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地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
“十五五”时期,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百千工程”,分类有序、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进一步加快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