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彭瑀珩
11月27日,A股冲高回落,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互现。上证指数收报3875.26点,上涨0.29%,盘中最高触及3895.59点,距离3900点整数关口仅一步之遥;深证成指失守13000点,收于12875.19点,下跌0.25%;创业板指收报3031.30点,跌幅0.44%。资金面与指数表现形成呼应,呈现“沪强深弱”特征:北向资金当日净买入3.33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12.42亿元,深股通净卖出9.09亿元。全市场层面,2790只个股上涨,2447只个股下跌,涨跌比接近1.14:1;两市成交额缩至17097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735亿元,多空分歧有所加剧。
当日市场最大热点源于政策端。当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此前六部门印发《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明确推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产业链全流程,这一政策点燃消费电子板块——板块指数一度大涨,其中昀冢科技10分钟内封死20%涨停,福日电子获主力资金净流入4.98亿元,惠威科技等多股也跟风涨停。工信部数据显示,我国消费品品种已达2.3亿种,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创新供给,成为驱动消费电子板块走强的核心催化因素。
板块表现上,轻工制造、基础化工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09%、1.01%:轻工制造获主力资金净流入5.90亿元,电子行业紧随其后净流入4.99亿元。此外,造纸印刷、电池、光伏设备等板块涨幅均超1%,有机硅、固态电池题材活跃度较高,宏柏新材、海科新源等个股涨停。下跌板块则遭遇资金集中撤离,计算机、传媒、医药生物等板块合计净流出超百亿元,商贸零售、通信板块跌幅也均超1%。
资金面的关键信号值得关注。11月以来,北向资金对半导体板块累计净买入71.88亿元。其中,赛微电子三日净买入额达3.55亿元。市场分析认为,北向资金在市场整体调整背景下,对半导体、消费电子、固态电池、低估值蓝筹等板块的多只下跌个股实施了逆势加仓,体现出对新质生产力主线的坚定配置意愿和对基本面支撑标的的长期价值判断。
11月即将收官,尽管当天上证指数冲高至3895.59点后回落,反映出3900点附近套牢盘压力较大,叠加两市量能收缩,短期震荡整理格局或延续,不过机构普遍看好后续跨年行情。银河证券指出,卫星物联网商用化将打开万亿级市场空间;中金公司预判2026年国补政策大概率延续,消费电子、智能家居等板块将持续受益;中信证券认为当前市场调整是风险提前释放,恰恰为年末布局2026年提供契机;国泰君安更明确表示,年底行情并非尾声,而是跨年行情的蓄力期。分析人士建议,后续可重点跟踪消费电子产业链的业绩兑现机会,以及北向资金重仓的半导体、光模块等资金流入明显的板块。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