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网讯(辛榛 李健)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导辖内金融机构逐“绿”前行,推动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深度融合。截至三季度末,贵州绿色贷款余额达8774.11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17.54%,较年初增加666.94亿元,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41.76%,绿色金融发展成效显著。
完善政策体系,强化政策合力
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联合发改、生态等七部门,牵头印发《贵州省高质量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贵州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聚焦加大绿色金融重点领域支持、构建服务体系、加强政策协同等方面,提出15条政策措施。同时,印发《贵州省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估方案》,每半年对省级金融机构开展评估,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政策引导撬动作用。在组织体系方面,引导推动23家省级金融机构成立绿色金融委员会或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健全考核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将绿色金融纳入内部管理考核和绩效考核,并逐年提高考核权重。实施绿色金融FTP差异化优惠政策,引导信贷资源向绿色领域倾斜。
加大信贷投放,精准滴灌绿色领域
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截至10月末,累计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378.87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向风力发电、太阳能利用等领域提供低成本资金631亿元,带动年度碳减排量约1375万吨。聚焦融资对接效率,联合多部门构建“清单推送 - 精准对接 - 定期反馈 - 监测督导 - 沟通协调”机制,创新搭建对接平台。截至10月末,利用“融资对接督导系统”累计推送主体364户,83户获贷款213.8亿元。发挥债券市场融资功能,截至10月末,支持省内两家法人银行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券350亿元,今年1 - 10月发行80亿元,投向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领域。
持续推动创新,激发绿色金融活力
聚焦重点领域,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与服务。推动绿色普惠融合发展,指导贵州农信制定绿色普惠信贷团体标准,创建“生态账户”并在全省推广。截至9月末,累计创建“生态账户”81.69万户,发放“生态账户专项贷”268.22亿元,促进312万亩绿色生态资源价值转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推出多种生态环境权益类质押贷款及碳减排挂钩类贷款并实现投放。推动转型金融试用标准落地,联合多部门印发实施方案,指导金融机构加大转型金融贷款投放。截至10月末,全省落地转型金融贷款7笔,授信5.29亿元,发放贷款1.6亿元。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将进一步强化绿色金融统筹协调,指导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发挥政策合力,助力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