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中清风劲 廉韵润民心
——定西市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纪实
新定西·定西日报通讯员 乔天倩
近日,定西市“涵养好家风 共筑家国梦”家风故事演讲比赛在市融媒体中心圆满落幕。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12组选手,以声情并茂的讲述、沉浸式表演等形式,生动展现了清廉自守、勤俭持家的家风故事,深刻诠释了崇德向善的传统美德。此次活动由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妇联等单位共同举办,也是该市2025年廉洁文化“五个一”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定西市始终将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基础性工程,以系统思维谋全局,以精准施策破难点,以创新载体强传播,让廉洁理念从“文件”走向“生活”、从“会场”走进“人心”,在陇中大地绘就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动人画卷。
系统谋划 织密全域共建“责任网”
“廉洁文化建设绝非单兵突进,必须攥指成拳、协同发力。”定西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的话语,道出了全域推进的关键所在。自2019年起,市委牵头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15项35条具体任务,构建起“市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
2023年,全市进一步将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党建工作考核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通过“年初部署、季度督导、年终考评”的闭环管理,推动“软任务”转为“硬约束”。
“一县一品”特色实践相继落地。安定区打造“清廉安定”品牌,将廉洁教育融入城市治理各环节;陇西县深挖李氏文化中“廉勤为本”的基因,构建“李氏文化+廉洁教育”模式;岷县推进“一乡一品牌”创建,让廉洁文化在乡村落地生根。
2024年11月,升级改造后的许铁堂纪念馆正式开放。这座全新的省级廉政教育基地,设置“铁堂高风”“初心如磐”等五个展厅,运用声光电技术再现清代廉吏许珌“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事迹,让参观者沉浸式感受穿越百年的廉洁正气。开馆至今,接待1.2万余人次,现已成为党员干部接受廉政教育的“必修课”和陇中廉洁文化的“新地标”。
目前,全市已建成通渭县牛树梅廉洁教育馆、临洮县廉政教育中心等市级以上廉政教育基地7个、示范点38个,形成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阵地网络,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实现常态化、长效化发展。
精准施教 靶向滴灌筑牢“廉洁堤”
“‘一把手’权力集中,必须强化监督;年轻干部要早打‘预防针’;基层干部得用接地气的方式开展教育。”据市纪委监委宣传部部长王学武介绍,近年来,定西市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制廉政“套餐”,推动廉洁教育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
对“关键少数”,定西市创新开设《廉定直播间——“一把手”说纪》电视访谈栏目。2022年以来,48位市直部门“一把手”走进直播间,围绕履行主体责任、廉政风险等内容公开承诺,接受社会监督。“直播镜头前,每一句话都要经得起检验,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某市直单位负责人在直播后坦言,这种“零距离”监督让廉洁自律的弦绷得更紧了。同时,对新任市管干部开展集体廉政谈话,筑牢任职初期的“廉洁防线”。
面向年轻干部,定西市实施“青廉工程”,开展“六个一”廉洁教育活动,通过廉政谈话、警示教育、廉政党课等“组合拳”,为年轻干部系好“风纪扣”。编印《定西市年轻领导干部警示教育读本》,拍摄取材于本地的警示教育片《年轻镇长的迷途人生》,在年轻干部中引发强烈反响。建立新入职干部廉洁教育“第一课”制度,将廉洁教育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实现全覆盖、常态化,让廉洁成为党员干部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在重点领域和基层一线,廉洁教育更加“接地气”。教育系统开展“廉洁从教”承诺,卫健系统打造“清廉医院”,国企将廉洁要求嵌入生产流程。乡镇村社开展“送廉下乡”活动,创排廉政皮影戏,花儿民歌传唱廉洁民谣,通俗易懂的廉洁漫画、微视频、广播剧等形式,让廉洁理念深入群众、扎根基层土壤。
创新载体 让廉洁文化“活起来”
“这样的秦腔戏,既好看又有意义!”新编秦腔剧《许铁堂》在定西市秦腔剧院演出时场场爆满,观众反响热烈。该剧以清代廉吏许珌为原型,通过跌宕起伏的剧情展现清廉本色,荣获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甘肃戏剧红梅奖等多项大奖,在全国巡演中广受好评。这是定西市打造廉洁文化精品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定西市坚持“文艺搭台、廉洁唱戏”,创排《许铁堂》《文天祥》等廉洁剧目,征集制作一批微电影微视频作品,其中《走好人生每一步》获“玉琮杯”全国清廉微电影大赛铜奖,《狗娃“告状”》获全省廉洁文化作品二等奖。连续六年开展“清廉定西”系列主题活动,涵盖漫画征集、微视频评选、廉政书画展、摄影展等,累计吸引10万余人次参与,让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
线上传播让廉洁文化触达更多人群。“定西廉韵”新媒体矩阵五年来推送廉洁内容3200余条,总阅读量超200万人次;VR网上家风馆打破时空限制,实现“云参观”、学家风。
如今,在定西的公园广场、公交站点,廉洁公益广告随处可见;社区廉洁文化长廊、乡村清风墙成为群众“打卡地”,不断丰富的廉洁文化产品供给和传播渠道,让廉洁文化更加可感、可触、可亲近。
融入日常 清风正气化风成俗
“廉洁文化建设,贵在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王学武表示,定西将廉洁理念主动融入红色传承、家风建设、基层治理和干部培养全过程,推动清风正气自然生长。
在榜罗会议纪念馆、岷州会议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红色+廉洁”教育路线备受青睐。讲解员结合革命先辈的廉洁故事,讲述党的纪律和作风,实现红色基因与廉洁文化同频共振。
家庭是廉洁防线的“第一道关口”。市妇联牵头开展“家庭助廉”活动,五年来发放倡议书15万份,签订承诺书8万余份,评选“清廉家庭”356户。建设网上家风馆,通过VR技术展示优良家风,推动“廉洁齐家”理念从“指尖屏幕”走进千家万户。
在基层治理中,廉洁文化与乡村振兴、文明城市创建相结合,村社打造廉洁文化墙、清风长廊等微阵地,让廉洁理念融入群众生活。
行走在陇中大地,清风拂面、廉韵悠长。从机关廉政教育到社区家风宣讲,从文艺舞台到线上线下传播,“清廉定西”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党员干部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显著增强,全社会崇廉尚洁氛围日益浓厚,为定西高质量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如今的定西,廉洁已成为这座城市的鲜明底色。”定西市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廉洁文化建设,在系统谋划、精准施教、创新载体、常态长效上持续发力,让廉洁之花开遍陇中大地。”
责任编辑:樊醒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