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意大利“交响国宝”圣切契利亚管弦乐团将在新任音乐总监丹尼尔·哈丁胡率领下献演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为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奏响闭幕乐章。本届艺术节以“世界一流艺术节展”为目标,凭借吸引超80个国家和地区艺术家的艺术凝聚力、激活城市动能的文化辐射力、引领行业未来的创新策源力,汇聚近2万名艺术家,呈现超500项、1400余场活动,吸引线上线下1443.74万人次参与,整体办节满意率达97.3%,带动消费规模超44.25亿元,交出亮眼的“艺术答卷”。
凝聚全球名家
本届艺术节55台132场主板演出总票房近6600万元,平均单场票房较上届提升1.57万元,外省市观众占比约32%,境外(含港澳台地区)观众占比近12.5%。维也纳爱乐乐团、马林斯基芭蕾舞团等国际顶级名团,瓦莱里·捷杰耶夫、芮妮·弗莱明等艺术大师,以及沈靖韬、陆逸轩等乐坛新星齐聚;陕西人艺携5部大戏开启“上海驻演”,6部“上海出品”原创作品中4部为中国首演。
演出首演率超九成,巴伐利亚国家歌剧院《漂泊的荷兰人》等11个国际项目为“中国唯一一站”,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马勒全集”吸引近45%外省市观众及多国乐迷。国际演艺大会促成近600项合作意向,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成员覆盖52个国家和地区196家机构,《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发展报告(2017—2025)》同期发布,彰显“上海方案”的全球影响力。
辐射多元领域
艺术节联合43个商业体近300家商户推出《艺术生活指南》,带动消费规模超44.25亿元,较上届提升10.2%。“艺术天空”惠民活动将38个国家和地区的118场演出送至城市地标,44项111场艺术教育活动形成“展、评、育”模式,上海国际魔术周等三大板块同步开展。此外,艺术节与进博会等“节节联动”,并联合携程、支付宝等品牌,构建“文旅商体展”融合生态。
在区域协作方面,艺术节开通长三角分会场专列,合肥分会场庐剧《铁面无私》登陆上海,南浔分会场6天活动吸引近40万人次到访。“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促成7台14场演出及“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800余件/套作品)赴沪,推动江南文化与岭南文化交流,多家大湾区演艺机构也在艺术节期间获海外邀约。
打造“上海指标”
本届“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中,科技融合类作品申报占比达64%。艺术节举办“‘智’造新范式——全球艺术AI革新”主旨对话及“AI+N工作坊”,覆盖AI在艺术创作全流程的应用;“ARTRA自定艺”打造数字互动舞台,展现科技艺术前沿。
“扶青计划”支持6部舞台作品、2个视觉项目及1部特别推荐作品,首度创设“融合”类别,鼓励青年艺术家运用机械臂、生物传感等技术探索跨界表达,部分项目在国际演艺大会当场达成合作。同时,艺术节连续第三年发布影响力指数致优榜单,编制《蓝皮书》,从近20项指标剖析办节模式,对标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等,打造“上海指标”。
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执行副秘书长、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表示:“跻身世界一流节展,是艺术节与中国文艺事业繁荣同频的结果,未来将为全球演艺繁荣注入中国动能。”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