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读(ID:yiduiread)
作者:敏敏 刘奕君
编辑:田纳西
迈入冬天,人天然地活动减少、食欲变大,冬天,似乎就该被定义为“养膘的季节”。
但其实,冬天更是减肥的季节,社交媒体上关于冬季减肥的话题也不少,“秋冬减肥”“冬天减肥”等话题浏览量上千万。
健身博主也不停发力:“春天一来,衣服一脱,你的努力都会被看见”“等到春天别人开始着急忙慌减肥的时候,你已经赢在起跑线了”。这些话可以说把减脂人狠狠拿捏了。
冬天减肥更容易的说法有道理吗?
先上结论,冬天减肥确实有它独特的优势,不过想要减肥成功,也没那么简单。
减肥的本质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制造热量缺口。当消耗的热量大于摄入的热量时,身体就会调动脂肪这个能量库,来补上这部分能量缺口。脂肪消耗了,瘦身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所以减肥的思路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减少摄入的热量,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等方法来实现;另一种是增加热量消耗,往往通过运动等方式实现。
从热量摄入上来说,冬天其实劣势明显。医学杂志《营养》上的一篇论文就显示:人们在冬季摄入的食物重量、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指标都较高,冬季能量摄入量约为每天1782±436大卡,作为对比,春季是每天1497±335大卡,夏季是每天1331±285大卡,可见冬天人们摄入的热量是三个季节中最高的。这确实也和我们的经验相一致,一到冬天人就特别难“管住嘴”。
(图/参考文献[1])不过,虽然人们在冬天吃得多,但热量消耗也多。
人体的总热量消耗由三部分组成:基础代谢、运动代谢、食物热效应。基础代谢就是我们躺着不动时,身体维持呼吸、心跳、体温等基本生命活动的能量消耗;运动代谢就是走路、健身等主动活动的能量消耗;食物热效应就是消化、吸收、代谢食物所需的能量消耗。
上述研究就同时发现:RMR(静息代谢率)在冬季最高,在夏季下降20%,也就是说在冬天,我们就算不用动,光是日常维持呼吸、血液循环等生命活动就要花费上比其他时候更多的能量。
若是能控制食欲,再配合上适量的运动,减脂效果可想而知,还能更上一层楼。
除此之外,“棕色脂肪”活跃起来也是冬季代谢率提升的原因之一。
成年哺乳动物体内的脂肪组织可以分为白色脂肪和棕色脂肪。白色脂肪组织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肥肉”,它的主要作用是将体内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到细胞里;棕色脂肪组织则相反,它的作用是燃烧和消耗脂肪来为人体供热。之所以叫棕色脂肪,是因为棕色脂肪细胞里含有大量的线粒体,而线粒体里又含有大量的铁离子,呈现出棕色。
电子显微镜下的棕色脂肪细胞,N所代表的圆形结构是细胞核,L代表小脂滴,M代表线粒体(图/参考文献[2])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大约有十几千克的白色脂肪组织,而棕色脂肪往往只有几十克。
不过可别小瞧这区区几十克棕色脂肪,它在全力以赴工作的时候,每千克的燃烧功率高达500瓦,可以和家里用的微波炉相媲美。根据计算,成年人体内50克棕色脂肪如果保持高效工作,一年可以消耗掉多达4千克的白色脂肪。
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让受试者分别暴露在热中性环境(22°)和轻度寒冷环境(16°)中,并扫描其棕色脂肪组织的活性,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低温显著地激发了棕色脂肪的活性。也就是说,我们甚至不需要额外做什么,只是身处低温环境,就可以为我们的热量消耗添一把火。
具体地说,当气温下降时,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加速分泌,它们通过与棕色脂肪表面的β3受体结合,来通知棕色脂肪开始燃脂产热。理论上说,只要能发明一种药物,特异性地激活棕色脂肪细胞上的β3受体,就能够模拟寒冷信号,让人不需要忍受严寒也可以燃烧脂肪了。而一些减肥药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
总的说来,冬天之于减肥的意义更像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虽然冬天代谢率更高,有能量消耗优势,但是如果不留意控制饮食,这一优势就很可能被进食增加和身体活动减少的劣势所抵消,并且随着供暖设备的普及,人们暴露在寒冷条件中的时间大大缩短了,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温暖的室内,棕色脂肪的燃脂加持作用随之变得有限。
其实说来,春夏秋冬不论哪个季节,都能在各方各面数出不少有助于减肥的条件。或许最好的减肥季节不是夏季,也不是冬季,而是我们愿意开始的那个季节。
[1]徐诗涛;张俊芳;钟云芳;等.巢蕨属植物的生态与资源价值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7).
[2]吉训志;李章旺;宗迎;等.万宁市北大镇新引进蔬菜如意菜营养成分分析[J].中国热带农业,2025(03).
[3]徐诗涛;陈秋波;宋希强.等.新型食用蔬菜鸟巢蕨嫩叶营养成分检测[J].热带作物学报,2012,33(08).
[4]广东山区这种野菜,凭啥能卖到北上广?美食导报公众号.2024年11月20日.
[5]刘凡;孙京涛.赏食兼用型羽衣甘蓝[J].蔬菜,2009(03).
[6]王一行.甘蓝家族中的“颜值担当”——羽衣甘蓝[J].天天爱科学,2022(12).
[7]王樟华;严靖.苋属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与潜在危害[J].园林,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