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安全生产网)
——黑龙江哈尔滨市提升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质效侧记
“一定要开展隐患整改‘回头看’,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在隐患整改过程中,有什么难题需要帮助解决,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连日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组深入基层,指导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工作。
这是该市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以下简称三年行动)中,聚力破解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难题的一幕。今年以来,该市将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作为抓实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手段,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加压推进、聚力破题攻坚,通过采取系列措施推动提升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质效。
责任传导
压茬落实攻坚任务
“市委、市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将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哈尔滨市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张建滨介绍,该市聚焦短板弱项,精准施策,通过约谈各区(县、市)政府领导,全面压实工作责任。
据了解,该市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约谈18个区(县、市)政府领导,面对面讲明形势、讲清任务、严格标准,统一思想认识,压实工作责任;同时,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全市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的通知》,同步实施“日调度、周晾晒、半月通报”机制,每日分析系统数据,通报各地区和行业部门工作进展情况,找准问题突破口,点对点跟踪督办。
“约谈不是目的,推动责任落地、问题解决才是关键。我们面对面讲清形势、明确任务、严格标准,就是要统一思想,形成攻坚合力。”张建滨表示,“日调度、周晾晒、半月通报”机制就像指挥棒和晴雨表,让各地各部门的工作成效一目了然,有效传导了压力。
同时,该市将治本攻坚重点工作任务纳入市安委会全体会议重要议程,综合采取进驻督导、执纪问责等措施,进一步夯实工作根基,逐步破解“隐患数量与安全形势不匹配”“部门千次排查质效低”等问题,以“目标引导+反向约束”切实拧紧治本攻坚任务各环节责任链条。
补齐短板
深化治本攻坚成效
今年以来,哈尔滨市坚持以三年行动为主线,持续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体系提升行动,明确新业态重点检查事项,累计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宣贯1628次,覆盖206155人次;持续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行动,推动排查整改重大事故隐患2972项,严厉打击数据造假等行为,有效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
同时,该市持续开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行动,选树标杆企业32家,新增双重预防机制创建企业362家,新增标准化建设企业342家。
针对省安委办通报指出的“八大行动”数据“挂零”问题,该市主动对照认领,深刻查摆剖析,坚决纠治短板不足,多维提升工作质效。
“‘挂零’数据暴露出的是工作中的盲点和薄弱环节。对此,我们立即启动专项督导,要求相关单位说明情况、说清原因,目的就是追根溯源,堵塞漏洞。”该市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邹俊峰说。该市下发整改督促函,对“零报送、漏报、少报”的5个方面15项问题“解剖麻雀”,逐一对接有关地区和部门启动专项督导,精准找到工作漏洞,因地制宜采取有力措施,强化跟踪问效。
此外,该市实行数据录入核对和分管领导数据审核机制,同步建立健全信息数据共享机制,推动重点行业排查整治、督导检查等专项任务与三年行动系统数据深度融合,实现数据实时互通。截至目前,该市已有9个部门按照工作进展完成“挂零”数据填报,并以数据为依据采取针对性措施。
强化培训
提升治本攻坚能力
“我们聚焦‘关键少数’,通过党校集中学、行业分类学、企业自主学等方式,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开展安全教育培训。”该市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李长亮介绍,该市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行动作为工作重点,拓宽渠道,多维施教。
同时,该市建立“企业自查+专家会诊+政府核查”机制,要求企业每月对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开展全覆盖自查,聘请第三方机构每季度进行隐患评估,对排查出的重大事故隐患建立“一患一档”。
该市各区(县、市)和相关部门保持高压态势,在督促企业自查上下功夫、求实效,以分类施策强化宣贯为突破口,推动企业提升自查自纠能力和成效,目前共组织培训2748场次、覆盖28.8万人次,企业自查率上升至55.5%。
“培训非常及时,专家讲解的案例让我们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理解更深了,自查自纠更有方向了。”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安全保卫部部长刘海龙说。
此外,该市坚持“多治合一”,结合当前工作形势,将地下场所、涉旅项目、地方铁路、道路交通、桥梁安全等各类专项治理工作纳入治本攻坚“大盘子”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发挥三年行动牵引带动作用,有效提升治本攻坚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