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来源:廊坊日报)

转自:廊坊日报

本报记者 马珉璐 本报通讯员 韩增阳 勾茂豪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摆在战略任务的第一条,为加快推动廊坊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日,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董丽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持续唱响“三全一上”主旋律,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在加快建设廊坊现代化产业体系进程中展现新作为、彰显新担当。

董丽萍介绍,“十四五”时期,廊坊着力打造“2+5+27”产业体系,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石,产业发展呈现新气象。两大主导产业提速突破,现代商贸物流产业迈入2.0时代,链接京津冀面向全世界的物流通道加快构建,截至今年三季度来,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已跃升至25.1%。电子信息产业攀高向新,初步建成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新型显示等5大产业矩阵,2024年营收突破700亿元,规模居全省第二,城市算力分指数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五大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特别是康养产业持续发展壮大,2024年京津在廊养老人数已突破12万人,燕达模式入选全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典型案例。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文安绿色低碳建材、霸州特色定制家具2个产业集群规模超500亿元,有力支撑了县域经济发展。

董丽萍表示,市发改委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加快推进产业提质升级,持续壮大实体经济发展根基,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新质生产力支撑。

加快推动新兴产业聚能起势。持续拓展物流新通道,完善多式联运体系,建设高能级国家物流枢纽,培育“物流+”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加快向“物流愿景”3.0版迈进。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不断夯实算力、算法、数据要素支撑,拓展更多算力应用场景,加速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高标准打造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区。支持银发经济、低空经济等新兴业态发展壮大。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抢占产业发展先机。

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坚持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方向,持续深化传统产业算力赋能升级,鼓励拓展共享制造模式,推动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积极创建零碳园区,推进绿电规模化布局,培育氢能产业链,支持聚变技术攻关。持续助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降成本、提质量、增效益,进一步增强集群综合竞争力。

加快推动项目建设攻坚突破。充分发挥算力优势和物流低成本优势,持续加大项目招引力度,深化运用“七个项目库”平台功能,不断健全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机制,聚焦资金、土地、能耗等关键要素,持续强化保障力度,推动一批立市立县的大项目、好项目加速落地建成、达产达效,为全市产业发展持续注入“源头活水”。

加快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完善与民营企业多层次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推动“走访”扩围拓面、“解促”提质增效,着力提高经营主体满意度,全面提升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持续打造产业集聚“强磁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