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欧洲推和平计划争取“安全感”,难度不小

董一凡

近期,欧美有关国家围绕俄乌“和平计划”方案开展密集外交行动。11月20日,有媒体曝光了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乌克兰问题28点和平计划,引发乌克兰以及欧盟方面的激烈反应,英法德还提出了针对“美国方案”的替代版本。11月23日,美国、乌克兰、欧盟及英法德三国代表在瑞士日内瓦就美方所提结束乌克兰危机的新计划举行会谈。尽管美乌欧均宣称会谈“取得进展”,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欧洲与美国之间存在的分歧依然明显。

可以说,欧洲方面的反应如此强烈,背后正是其对自身在俄乌和平进程中“难以上桌”的焦虑、对美国在俄乌和平进程中忽视乌克兰和欧盟安全关切的不满,同时体现出欧方在“援乌”的疲劳和“被孤立”中谋求务实转变的微妙心态变化。

俄乌和平计划的“美国方案”是基于美国和俄罗斯高级官员磋商和草拟的文本,对战后安排、乌克兰军事和领土主权问题等提出方向性意见,其中就包括乌当局放弃东部更多领土、限制战后的乌军规模、乌方承诺永不加入北约等欧洲方面难以接受的条件。在欧方看来,该草案仍然反映出欧洲与乌克兰在俄乌和平计划和欧洲未来安全格局安排中“被边缘化”的现实。

在此判断下,欧洲各国自然不约而同地将实现“上桌谈判”、争取更多利益空间视作主要目标,强调解决乌克兰问题必须体现欧方立场。德国总理默茨强调,欧方在和平计划上“必须全力投入”的原因,在于延宕近4年的冲突“对欧洲整体政治秩序构成深刻威胁”。可见,欧洲安全利益已然同乌克兰的战后安排深度绑定。为实现目标,欧洲可谓使尽浑身解数。

一方面,欧洲媒体近期集中造势,在继续支持乌克兰、抨击俄罗斯的同时,形容美国主导的和平方案将无法保障乌克兰主权和安全。另一方面,欧洲各国领导人进行了密集外交磋商,并提出欧洲版本的战后安排,包括尊重乌克兰主权、土地交换须以目前战线为准、美国须提供乌克兰可靠安全保障等主张。尽管美乌23日的会谈将美方所提的“28点计划”修改并缩减为19点,减少了部分对乌方不利条款,使其向乌方立场相对有所靠近,但这距离美乌欧在更加关键、更具争议的问题上达成一致还差得远,也并不能反映欧洲在俄乌问题上的议价能力有根本的提升。

此外,美方的单边举动可能让欧方认识到,西方阵营的援乌意愿和能力已然接近极限。这或许将进一步迫使欧洲从现实的角度出发、理性考虑对乌政策的制定和未来欧洲安全框架的构建,但这一改变需要时间,短期内并不能显著增强欧洲在和平计划谈判中的影响力。

总的来看,尽管欧洲正在积极作出改变,但欧洲未来试图在“美国方案”之外的新和平计划内纳入其关切的数条“红线”,乃至于争取其认知下的“安全感”,难度依然极大。

一方面,在围绕和平计划的后续谈判中,欧方保留一定乌克兰军力、允许乌克兰加入北约等诉求不一定会改变,这主要与其固有安全逻辑相关。自冷战结束以来,欧洲一直试图扩大军事和安全威慑,将东欧国家纳入政治阵营作为维护安全保障的路径的同时,还将该过程贴上“价值观吸引”和“自愿推进”的标签。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如今酿成二战后欧亚大陆最大地缘安全漏洞的根源。若欧方坚持相关诉求,不仅与美方急于达成和平条款的诉求相违背,更与俄方立场形成直接冲突。

另一方面,欧洲仍试图拉拢美国支持乌克兰,甚至不惜在经济利益上对美国大幅让步。然而,从这次美国依然越过欧洲推进和平计划的反应来看,欧洲的战略意图并未实现,反而因为经济上的掣肘导致其未来与美方议价的能力进一步受限。

未来,在经济压力不断增大、社会矛盾不断加剧、援乌能力持续弱化的背景下,欧洲或选择在“边打边谈”的逻辑下继续为乌克兰提供声援和有限援助,以试图在进入计划拟定阶段博得更大的战略影响力,并为自身争取更多安全层面的利益。需要指出的是,欧洲继续坚持既有对抗路径的决定是一场风险极大的“战略赌博”,不能排除持续冲突反而让俄方获得更有利地位、加剧欧洲战略困境的可能性。(作者是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副研究员)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欧洲推和平计划争取“安全感”,难度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