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俄蒙三国交界的满洲里口岸,中欧班列驶过国门。
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检察院检察官走访外贸企业了解法治需求。
2024年12月,蒙古国首都检察代表团应邀访问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
今年6月,越南检察大学校长阮文阔率代表团访问内蒙古自治区检察机关,学习交流中国检察机关有益经验。
“今年,连续10个月刷新通关纪录!”初冬,内蒙古满洲里公路口岸货运厂区“热气腾腾”,与-15℃的寒冷天气形成强烈反差,挂着各地牌照的大型货车排起“长龙”,检察机关印制的法律服务手册人手一本。满洲里海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前10个月,满洲里公路口岸进出境货运车辆达20.3万辆次,同比增长10.5%。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内连八省、外接俄蒙,边境线绵延4200余公里。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构筑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
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对外开放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内蒙古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重要载体。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党组部署开展为期3年的“沿边口岸检察统一行动”,召开了首届沿边口岸检察工作会议。如今,三年之期已至。今年10月,全区涉外检察暨第三届沿边口岸检察工作会议召开,全区检察履职情况汇集,成绩十分亮眼。
护航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精准服务大局,怎样才是“精准”?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永君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作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的战略部署,国家的需要就是检察工作服务重点,要坚决履行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政治任务。
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离不开公平有序的良好营商环境作为支撑,这就需要检察机关主动对接口岸建设需求,以精准有力的司法保障护航开放发展。
出口退税是国际通行做法,能够有效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公平参与国际竞争,为稳外贸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一些不法分子竟将主意打到了这项政策上。
尽管存在真实的货物出口业务,也存在海关报关单,但真正出口货物的企业,并非向海关报关和申报退税的企业。2020年12月至2022年4月,在鄂尔多斯综合保税区注册成立的3家外贸企业,竟通过“买单”“配票”等方式,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项3457万余元。
所谓“买单”,是指涉案企业在没有实际货物交易的情况下,向他人购买货物出口单证信息,伪造购销合同、交易资金往来凭证;“配票”是由其他工厂为其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应该从货物流、票据流、资金流三方面调取证据。”为有力指控犯罪,2023年4月,伊金霍洛旗检察院适时介入该案,引导公安机关调取证据,同时建议以大额票据流作为侦查重点和案件突破点,通过海运提单找到货代公司,确定真实货主。
据了解,该案涉案人员10人,上述3家外贸企业除专门被用以骗取出口退税外,还假报出口资料,申请出口贸易地方政府专项补贴,骗取资金51万余元。
2023年11月,伊金霍洛旗检察院以骗取出口退税罪对肖某某等4人,以骗取出口退税罪、诈骗罪对黄某等5人提起公诉,王某另案处理。今年10月,二审法院依法对骗取出口退税罪的3名主犯判处七年以上不等有期徒刑和100万元以上不等罚金;对其他6人均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各并处罚金。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内蒙古自治区工商联副主席温殿龙表示,工商联将携手检察机关共同助力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提质增效。
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获悉,2023年以来,全区检察机关办理涉外民事监督案件32件,其中案件当事人涉外国人5件、涉外资企业6件、涉进出口贸易企业16件。
同一时间,沿边口岸地区检察机关积极担当作为,聚焦共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在服务深化满洲里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建设以及枢纽口岸建设中,自觉融入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
二连浩特市检察院出台服务保障“三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边民互市贸易区、中蒙经济合作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履行惩治、预防、监督等职能,服务口岸发展建设;海拉尔铁路运输检察院推进“铁路安全法治保障”专项行动,通过地铁协作、铁铁联合、府检联动,保障中欧班列运行安全;集宁铁路运输检察院就“集二铁路”安全隐患问题,联合乌兰察布市检察院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城市管理执法部门整改……
“检察机关为口岸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二连浩特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乌兰参加了2024年第二届沿边口岸检察工作会议,对检察机关护航高水平对外开放表示肯定。
筑牢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守土固边是重大责任,关乎边疆安全稳定。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赵国华对记者说,每一个涉外案件都涉及国家司法主权、涉及国家对外形象,必须坚持严格依法规范履职,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3991根羚羊角,10个1组,清点时排了好大一个矩阵!”2024年1月,程某、陈某驾驶两辆货车,在申报空车入境时,被我国阿日哈沙特海关当场拦下,车辆暗箱中查获的物品,令工作人员感到震惊。
经鉴定,被查获的羚羊角均为偶蹄目牛科高鼻羚羊角。高鼻羚羊已被列为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保护动物、《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物种,涉案总价值约3.19亿元。
原来,2023年12月,案件始作俑者杨某甲联系从事国际货物运输的司机程某等人在货车中安装暗箱,又联系金某从中协助走私货物。
该案立案侦查后,检察机关应满洲里海关缉私局邀请适时介入,审查证据并提出补正意见。
办案检察官刘杰介绍,在批捕阶段,虽然程某、陈某已经在案,但主要犯罪嫌疑人杨某甲和金某尚未到案,二人很可能会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对杨某甲、金某二人一并作出批准逮捕决定,将更有利于后续侦查。侦查机关根据补正意见,及时将杨某甲、金某等人抓获归案。
2024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呼和浩特铁路运输检察分院以走私珍贵动物制品罪对金某、程某、陈某提起公诉,杨某甲等人另案处理。法院采纳了检察机关全部量刑建议,分别判处金某等3人有期徒刑八年至六年不等,各并处罚金。一审宣判后,3名被告人均未提出上诉。
记者注意到,在办理该案过程中,检察机关还针对海关部门管理体系化建设等问题制发了检察建议。海关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从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完善廉政考核、日常监管、定期交流等六个方面开展整改,实现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有关工作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院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涉外检察工作各方面,坚决防范和严厉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加大对走私、偷越国(边)境等犯罪的打击力度。2023年以来,沿边口岸地区检察机关共起诉涉外刑事案件163件214人。
“检察机关开展‘沿边口岸检察统一行动’,依法打击口岸地区违法犯罪活动,助力口岸地区社会稳定,这必将成为一大工作亮点。”内蒙古自治区口岸办副主任曹俊培表示。
“我们一直期望解决案件背后的深层次社会问题。”满洲里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于清泉向记者介绍,该院在办理涉“三非”(外国人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案时,坚持以个案线索发现与类案监督有机结合,以案件办理促进社会治理。
2023年8月,某国公民奥某在满洲里市某饭店非法就业被发现,公安机关对其作出50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奥某逾期未缴纳,公安机关也未采取其他措施。满洲里市检察院进行类案线索筛查后,发现涉“三非”行政处罚案件频发,外国人闫某、巴某等人也存在类似问题。
检察机关认为,行政处罚后不采取相应执行措施,存在违法之处,随即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并督促公安机关开展“三非”问题专项治理。
此外,满洲里市检察院还与公安机关会签了《关于规范开展沿边口岸地区外国人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治理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强化“三非”问题治理。据办案检察官佟玲介绍,今年1月至8月,当地办理涉“三非”行政处罚案件11起24人次,较2023年下降62%。
“针对‘三非’问题,可以加强普法宣传,从源头进行治理。”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郭亚芬建议。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国际合作处了解到,今年5月,该院编译推出《蒙古国公民在华权益保护及犯罪预防宣传手册》,为蒙古国公民在华生活提供法律服务,如今已发放2000余册。
拓展国际司法交流合作“朋友圈”
2023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依托中蒙边境地区检察机关常态化会晤机制,高质效开展线下线上访问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检察高层会议,与蒙古国部分省份检察机关定期开展会晤、司法交流,深化边境务实合作。
2024年12月,蒙古国首都检察院立案侦查活动监督部部长戈·格日乐图雅率代表团一行应邀访问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交流打击毒品、拐卖妇女儿童刑事犯罪有益经验。高频深入的交流,彰显了双方对加强检察领域交流合作的共同期盼。
今年6月,越南检察大学校长阮文阔率团访问内蒙古自治区检察机关,全面了解智慧检务、公益诉讼、教育培训等情况,学习交流我国检察机关有益经验,开启内蒙古检察机关与越南检察机关直接友好交流的新篇章,越南最高人民检察院还专门发来了感谢信。
7月底,缅甸法律事务部代表团到访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开展研修培训,双方围绕打击跨境犯罪、重大刑事犯罪、网络犯罪,检察国际合作等主题进行充分研讨交流,为推动中缅检察机关务实合作贡献了力量。
…………
随着国际司法交流的不断深入,内蒙古检察机关也多次组织随团赴他国访问培训,着力扩大检察“朋友圈”。
不能忽略的是,涉外语言能力关乎案件办理质效。乌拉特中旗检察院在办理一起蒙古国公民走私案中,指派精通汉蒙双语的检察官审查起诉,在诉讼各环节由专业翻译人员提供准确翻译,商请指派法律援助律师,确保蒙古国被告人和国内被告人依法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满洲里市检察院指派双语专业人才,配合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开展外籍在押人员约见驻所检察官和谈话教育工作,依法保障外籍在押人员合法权益。
额济纳旗检察院在办理一起蒙古国公民过失致人死亡案中,为其提供专业翻译,结合蒙古国法律向其阐释其行为的违法犯罪之处,促成当事人自愿认罪认罚并积极进行善后赔偿,经公开听证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
…………
全区涉外检察暨第三届沿边口岸检察工作会议要求,不断充实和完善涵盖“四大检察”的涉外检察人才库,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国际合作处人员都要掌握一门外语,各盟市检察院至少有3至5名熟练使用外语的检察人员,沿边和口岸地区基层院至少有1至2名能熟练办理涉外案件的检察官。
据了解,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积极探索建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使用、管理机制,常态化举办全区检察机关双语、涉外法治人才翻译业务培训班,八省区检察机关双语人员培训班等,着力培养一批综合专业素养高、熟悉国际司法制度、精通检察业务、外语能力强的复合型检察人才。
记者在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采访过程中,在国际合作处的一个书架上,惊喜地发现4部特殊的法律单行本,它们是以中文和西里尔蒙古文双语形式编译的我国检察官法、引渡法、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和蒙古国检察官法。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些编译工作均由该院检察人员完成。
万丈高楼平地起。三年来,内蒙古检察机关立足区位特点,聚焦主责主业,探索出一条具有边疆特色的涉外检察发展路径,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从国内履职到国际协作,从机制创新到人才培养,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李永君曾这样形容内蒙古沿边口岸检察工作:如同蹒跚学步的孩童,在跌跌撞撞中勇敢地迈出了意义重大的第一步,相信未来一定会由稚嫩走向成熟,建设与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求相适应的涉外检察工作体系和能力,为把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打造得巍然蓬勃提供更好检察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