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东江环保近四年亏26.16亿负债率67.36%   子公司10年前涉偷税被罚202万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十年前的偷税行为,如今被翻出,东江环保(002672.SZ)涉案子公司被罚。

11月24日晚,东江环保发布公告,近日,公司全资子公司厦门绿洲环保产业有限公司(简称“厦门绿洲”)收到《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其因十年前的偷税行为被罚款202.42万元。

东江环保成立于1999年,主营工业废物处理、市政废物处理等,是一家A+H上市公司。2016年,公司易主给广东省广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晟控股”),广东省国资委成为其实际控制人。

东江环保深耕工业危险废物业务二十余年,危险废物经营资质总量、种类、处理能力位居行业前列,在业内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东江环保业绩与财务方面均承压。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2025年前三季度,东江环保持续亏损,累计亏损26.16亿元。其中,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亏损5.60亿元,同比下降57.96%,亏损进一步扩大。截至2025年9月底,公司资产负债率67.36%。期末,公司货币资金8.97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2.10亿元,对应的有息负债56.57亿元。

全资子公司因偷税被罚202.42万

十年前的旧账被翻出,东江环保子公司被罚了。

东江环保最新公告称,近日,公司全资子公司厦门绿洲收到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税务局第二稽查局下发的《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厦门绿洲于2015年9月—10月期间向个人销售方收购旧家电,取得销售方以外的第三方沭阳源丰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350份,认证抵扣税额385.56万元,列支主营业务成本2268.02万元,造成少缴税款的后果已构成偷税。

依据相关法条,厦门绿洲在账上少列收入造成少缴税款已构成偷税,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税务局第二稽查局对厦门绿洲偷税的行为处所偷税款0.5倍的罚款合计202.42万元。

对于上述行政处罚,东江环保表示,本次税务行政处罚涉及的违法违规事项发生于2015年10月之前,自2016年10月,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广晟控股后,公司逐步自查并规范各项业务的内部管理,强化各个环节的责任意识。公司将依法正确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加强与行政机关的沟通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避免此类情况再次发生。

此次子公司被罚,虽然罚款金额对东江环保的经营业绩影响有限,但属于雪上加霜。

近几年,东江环保的经营业绩持续承压。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公司年度净利润均超过4亿元,2020年下降至3.03亿元,2021年进一步下降至1.61亿元。

从2022年开始,东江环保的经营业绩出现恶化迹象。2022年至2024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8.78亿元、40.22亿元、34.87亿元,同比变动-3.41%、3.71%、-13.3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2亿元、-7.50亿元、-8.04亿元,连续亏损,同比下降412.17%、50.37%、7.16%。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亿元,同比下降2.72%;归母净利润亏损5.60亿元,同比下降57.96%,亏损进一步扩大。

近四年时间,东江环保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26.16亿元。

在2025年半年报中,东江环保表示,危废行业仍处于激烈竞争中,无害化业务收运价格进一步下降,资源化业务收运折率仍在上涨,致使公司利润空间继续缩窄,业绩持续承压。

半年稀贵金属回收业务营收降超20%

经营持续亏损的东江环保面临突围压力。

从东江环保披露的信息来看,公司经营持续亏损,与市场环境相关。比如,2025年上半年,危废处置行业竞争未见缓和,整体仍处于深度调整期。

根据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24年全国危险废物产生量约1.3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由产废企业自行处理,交由市场上危废处置企业处理的数量远低于该数据。

2025年上半年,由于上游来料紧张,金银等贵价金属销量减少,东江环保的稀贵金属回收业务营业收入下降超20%,该部分业务受金属价格影响较大。

面对行业景气度偏低现状,东江环保将如何突围?

公司表示,面对危废行业由“规模逻辑”向“价值逻辑”加速切换的严峻现实,公司坚持聚焦技术攻坚、经营提质、战略转型等核心领域,全力稳固生产经营“基本盘”,同步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2025年上半年,东江环保资源化业务实现产品销售额6.46亿元,其中新产品销量同比激增272%。新产品方面,子公司昆山净化的新产品纳米级碱式硫酸铜成功试产,江门东江的“江循”硝基漆稀释剂实现量产,该产品具有行业领先的溶解性与环保性。

此外,公司通过组建合资公司切入汽车零部件再制造领域。目前已整合部分区域汽车拆解厂、再制造企业及修理厂资源,组建标准化产业联盟,成功注册“东江再生”“东江焕新”“东江新绿”三大品牌,建立品牌输出标准化管理体系,实现资源循环业务新突破。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东江环保财务承压。截至2025年9月底,公司资产负债率67.36%。期末,公司货币资金8.97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2.10亿元,对应的有息负债56.57亿元。

财务承压,如何发力新业务?东江环保表示,加大对无效、低效资产的处置,尽力减少经营出血点,为公司转型升级提供更大腾挪空间。公司继续加大在资源循环领域的业务布局,开拓新的赛道及业绩增长点,打好“活下去、活得好”的生存攻坚战。

责编:ZB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东江环保近四年亏26.16亿负债率67.36%   子公司10年前涉偷税被罚20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