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伴随最后一车石料落入预定位置,由中铁二十一局承建的山东海阳市生态东港项目码头围堤实现合龙,标志着该工程将从“水下攻坚”全面转入“陆域大干”新阶段。
围堤施工是港口建设中技术复杂且风险较高的关键工序。自开工建设以来,面对复杂海况、紧张工期等多重挑战,项目建设团队依托丰富的跨海工程施工经验,积极与监测部门联动,实施海洋水文实时动态监测及预警,通过精准把握施工窗口期,成功克服了台风季节和极端恶劣天气对施工的不利影响。采取24小时轮班作业、合理配置资源、全员协同配合等措施,在有效作业时间严重压缩的情况下,按时保质实现码头围堤合龙任务。
石料需求量大是工程最大的难点。为确保施工有序进行,项目部建立了应急供应机制,与周边多个石料场形成保供联动,通过统一调度、科学规划运输路线,确保高峰期每天500余辆运输车有序运转。在项目管理上,全面落实“六位一体”标准化要求,采取施组动态管理、进度信息化、合同监管与激励制度4项核心措施,确保安全与进度可控。
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始终将生态优先理念贯穿始终。针对大规模块石抛填、淤泥疏浚以及施工船舶聚集可能造成的环境风险,制定系统的环保方案。施工船舶实施“双检准入”机制,船员环保培训覆盖率达到100%,配备专用船舶收集转运生产生活垃圾,石料抛填前进行预先洒水抑尘,每季度委托第三方检测施工水域水质情况,实现工程建设与海洋生态保护双赢目标。
“此次围堤合龙,不仅打通了工程建设的‘咽喉要道’,而且有效解决了疏浚环保难题。”项目总工程师巩海强介绍,围堤合龙后形成的封闭区域,可容纳约300万立方米的疏浚淤泥,实现疏浚物就地、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石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