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泾川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张燕茹 通讯员冉天成)“十四五”以来,泾川县统筹推进生态修复、资源管护与产业培育,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绿色发展答卷。截至目前,该县林地面积达到105.2万亩,生态屏障持续筑牢,城乡发展焕发新活力。
泾川县依托陇中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等重点项目,五年间累计完成造林6.6万亩、退化林修复14.67万亩,构建道路林网454公里;同时将绿化融入城乡建设,完成36个易地扶贫搬迁村村庄绿化及3200亩县城小区绿化,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群众生活实景。
资源管护层面,千余名护林员、草管员组成基层防护网络,通过森林督查与打击毁林专项行动结合,恢复植被77.07亩,为645株古树名木配备保护设施,建成2处野生动物救助站,并运用“空天地”一体化模式防治森林病虫害2.3万亩,筑牢区域生态安全防线。
改革驱动下,泾川县完成97.04万亩集体林地确权,向林农发放林权收益权证5700本、林权不动产登记证1.3万本,推动林权转化为“看得见的资产”;目前全县已流转林地1.6万亩,建成林下经济养殖示范点14处,同时创建5个省级森林小镇、4个国家森林乡村,打造6处林旅融合示范基地,生态旅游成为群众增收新渠道。
此外,泾川县围绕苹果产业发展目标,推广标准化种植与生态化管理,加快老果园改造,当前苹果种植面积18.15万亩,年产值16.5亿元,优果率、商品率分别提升至78.2%、93.1%;通过建成分拣、包装及精深加工生产线,推动苹果产业从“种得好”向“卖得好”“加工好”升级,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