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 11月25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贵州实现“市市通高铁”目标的最后一个项目——盘州至兴义高速铁路将于11月28日建成通车,贵州将成为西南地区首个实现市(州)中心城市高铁全覆盖的省份。
盘兴高铁是贵州高速铁路网中的城际铁路之一,线路自沪昆高铁盘州站引出,经盘州市石桥镇、响水镇、保田镇,至黔西南州兴义市清水河镇,最终接入位于兴义市丰都街道的兴义南站,正线全长约99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全线设盘州、保田、兴义南3座车站,其中,保田、兴义南为新建车站,盘州站为改扩建车站。
盘兴高铁共有桥梁46座、隧道38座,全线桥隧比(100公里线路中桥梁和隧道长度占总长的比例)近91%,创贵州高速铁路建设中桥隧比的最高纪录。
盘兴高铁于2021年12月开工建设,2024年12月18日开始铺轨;今年7月22日铺轨完工;8月初进入静态验收阶段;9月6日进入联调联试阶段;10月11日进入运行试验(试运行)阶段;11月12日,保田站、兴义南站完工。经安全评估等环节,盘兴高铁已具备开通运营条件。
盘兴高铁开通运营初期,铁路部门计划每日开行兴义往返贵阳、铜仁、荔波、成都等方向动车组列车7对。其中,兴义南至贵阳北动车组最快1小时56分通达,兴义南经停贵阳北至铜仁、荔波动车组运行时间均在4小时以内,兴义南经停贵阳北至成都南动车组运行时间约6小时。
“盘兴高铁在盘州站连通沪昆高铁,向西可直达昆明;向东直抵贵阳,继续向东可经沪昆高铁直达华中和长三角地区。在贵阳铁路枢纽连通渝贵铁路、成贵高铁形成北上通道,衔接贵南高铁、贵广高铁形成南下通道。”国铁成都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2026年一季度调整列车运行图后,将结合客流需求进一步加密车次。
盘兴高铁开通后,贵州高铁通车里程将达1906公里,形成以贵阳为中心、贵阳至省内8个市(州)行政中心所在地(中心城市)1至2小时高铁交通圈,进一步完善贵州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贵阳作为全省铁路客运“心脏”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作为全国十大高铁枢纽、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和和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的地位将进一步巩固。此外,还将极大便利沿线群众出行,并在兴义南站与万峰林机场构建起便捷高效的立体交通格局,打通贵阳与兴义间的高速文旅通道,促进沿线各地互联互通、资源开发、文旅产业升级、乡村全面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曾秦)
贵州持续推动铁路建设“联网补网强链”
本报讯 11月25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盘兴高铁开通实现贵阳至市(州)行政中心所在地通达高铁目标后,贵州将继续推动全省铁路建设“联网补网强链”,构建一个更为完善、更加高效的现代化铁路网,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铁路运输支撑。
“近年来,贵州大力推进铁路建设,目前已有17个铁路出省通道,其中高铁6个;铁路已通达54个县(市、区、特区),其中高铁覆盖39个。”贵州铁投集团有关负责人说,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铁路的“联网、补网、强链”是支撑区域协调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
在铁路建设“联网补网强链”过程中,将加快高铁“联网”,深度融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进一步缩短与长三角经济区、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部湾、滇中经济圈等全国主要经济区的时空距离。加快建成铜仁至吉首高铁,争取国家支持将渝贵高铁、泸遵高铁(泸州至遵义)等纳入“十五五”规划,谋划研究六盘水至威宁至昭通、兴义至百色等一批高铁项目,持续完善高铁网络,助力我省与川、渝、湘、滇、桂等周边省(区、市)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加强普铁“补网”,进一步完善普速铁路及货运网络,提升铁路网覆盖、集疏运能力及运输效率。加快建成黄桶至百色、瓮马铁路南北延伸线、黔桂铁路增建二线等普速铁路,争取国家支持将大村至遵义、纳雍至六盘水、昭通至黔江(毕节至遵义段)等普速铁路纳入“十五五”规划。
加大铁路“强链”,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大力推进“公铁海”多式联运,提升不同交通方式的融合深度,提高物流运输效率;加快推进盘北化工园区、炉碧经开区、瓮安裕能、毕节磷煤一体化等服务园区型铁路专用线建设,为贵州“六大产业集群”“富矿精开”等重大战略提供铁路交通运输保障;构建以贵阳国际陆港为核心的“一港多区”集疏运体系,持续开行中欧(中亚)、中老、黔粤、西部陆海新通道等班列,扩大全省对外开放能级,形成“交通引领产业、产业支撑交通”的良性循环。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曾秦)
(《盘兴高铁11月28日通车》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