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中年”旺旺还能旺多久?“二次创业”能否走出危机考验智慧

(周梦婷 摄影)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周梦婷 北京报道

自1983年旺旺品牌创立,至今已走过40多年的中国旺旺,如今却难逃“中年危机”的挑战。11月24日,中国旺旺发布业绩公告显示,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2025财年上半年),该公司在收益同比增长2.1%的情况下,净利润同比减少7.8%。事实上,这一疲态在2024财年(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就已初现端倪。

面对增长瓶颈,中国旺旺将突破方向放到了量贩零食渠道和OEM(食品代工)业务上,近两年来,这两项业务皆实现强劲增长,然而,从当前营收占比来看,这两项业务仍处于培育期,尚未形成规模化支撑。另外,将代工模式作为重点发展的中国旺旺,是否会进一步弱化其品牌价值,也成为行业与市场关注的核心问题。

净利润下滑7.8%

继上个财年增利不增收后,2025财年上半年,中国旺旺开始增收不增利,营收为111.08亿元,同比增加2.1%;净利润为17.17亿元,同比减少7.8%。对此,11月24日晚,中国旺旺方面回复《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主要源于部分大宗物料价格的短期上涨;以及为提升新品推广和渠道渗透,增加了资源投入。”

2025财年上半年,中国旺旺毛利率为46.2%,同比下滑1.1个百分点;根据财报,其毛利率下滑,主要源于进口全脂奶粉与棕榈油单位耗用成本的上升。除此之外,该公司分销成本及行政费用的投入有所上涨,该报告期,中国旺旺分销成本为15.5亿元,较上个财年同期增长1.81亿元,同比增长13.2%;行政费用为16.52亿元,同比增长8.3%。

1962年,宜兰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于1983年创立旺旺品牌,且于90年代初期即赴大陆投资设厂,2008年,中国旺旺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如今步入“中年”的中国旺旺,其增长模式正显露出疲态,除了此次增收不增利,2024财年(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该公司收益为235.11亿元,同比减少0.3%;净利润为43.36亿元,同比增长8.6%;不过,此次净利润增长更多是由于部分大宗原材料及包装材料单位耗用成本下降使得毛利率有所提升及整体营业费用控管得宜。

当前中国旺旺业务主要分为四大品类,分别为米果产品、乳品及饮料、休闲食品以及主要包括酒类及其他食品的其他产品,其中米果、乳品及饮料和休闲食品在2025财年上半年收益占比分别为19.18%、53.49%、26.47%。该报告期内,占中国旺旺营收半壁江山的乳品及饮料无论收益还是利润皆出现下滑,其中收益为59.41亿元,同比减少1.1%,分部利润为17.66亿元,同比减少12.5%;该品类也成为该公司三大业务中唯一录得负增长的板块。

中国旺旺乳品及饮料品类包含风味牛奶、常温酸奶、乳酸饮料等,产品包括旺仔牛奶、旺旺AD钙奶、旺旺乳酸菌饮品等。对于该业务2025财年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双下滑,中国旺旺方面回复本报记者表示,“主要系受乳品行业大环境疲弱影响,同时公司积极开拓新兴渠道和新产品的开拓,短期费用投入增加。”根据财报,2025财年上半年,旺仔牛奶营收衰退低个位数。

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餐饮及食品行业分析师林岳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中国旺旺的乳品及饮料业务,特别是拳头产品旺仔牛奶表现不佳,是拖累整体业绩的主要原因,旺仔牛奶销售开始出现萎缩,尽管已经开发了零糖版的产品,但市场局面还没真正打开;同时其原有的营销手法显得过气,没能和新生代消费者产生情感链接。”

渠道生变

面对整体业绩表现萎靡的现状,中国旺旺正在从渠道方面寻求新的突破。

根据中国旺旺官方资料,其渠道包括传统流通和现代渠道、量贩零食、海外市场及新兴渠道,其中流通和现代渠道包括批发、商超、社区小店、量贩零食等,目前流通和现代渠道(不包含量贩零食)依旧是中国旺旺的营收主力,“因新开拓的渠道持续快速发展,长期深耕的流通和现代渠道目前收益占比约65%。”中国旺旺方面告诉记者。

不过这个渠道自2024财年起营收便持续处于下滑态势,根据财报,2024财年,中国旺旺传统批发和现代渠道收益同比下降低个位数,2025财年上半年,该渠道继续同比衰退低个位数,与此同时,其来自量贩零食的收入获得高速成长,该报告期内,该公司来自量贩零食的收益占比已成长至约15%。在2023财年(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财报中,中国旺旺首次表示,将对近两年线下兴起的量贩零食系统采取深度合作。2024财年,其来自量贩零食渠道的收益占比约一成。

中国旺旺在积极拥抱量贩零食渠道的同时,也持续加码其他新兴渠道的拓展。据本报记者从公司方面获悉,其新兴渠道体系主要包括电商、自动贩卖机以及OEM(食品代工业务)等。截至2025财年上半年,新兴渠道整体收益已占公司总收入的10%以上。其中,OEM业务表现尤为亮眼。在2024财年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的基础上,2025财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强劲势头,推动新兴渠道整体收益实现双位数增长。

因此,中国旺旺也对代工业务寄予厚望。“新兴渠道,零食折扣店和海外渠道是集团目前及未来重要的增涨引擎。”中国旺旺方面告诉记者。目前中国旺旺已经付诸行动,在官网上,其将OEM食品代工专门做一项大的介绍栏,内容包括可代加工品项、资质证书、常见问题、OEM代工专线等。

对此,林岳对本报记者分析认为,“中国旺旺在销售渠道方面虽然已经在开发零食量贩和内容电商渠道,但对利润的贡献仍显得微薄。而其代工模式实际上有利有弊,好的方面是让自己轻装上阵,摆脱重资产运营模式,提升生产及运营的效率,弊端则会稀释品牌的价值,加剧核心业务的空心化,导致消费者的情结被削弱甚至消失。这个转型对于中国旺旺来讲需要慎重,要找到发展的平衡,不能只节流不开源,要强化品牌的焕新升级,而不是聚焦在如何减负降本。”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中年”旺旺还能旺多久?“二次创业”能否走出危机考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