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连华锐重工”)接待了中信证券、鹏华基金、天弘基金、中意资产管理等4家机构的特定对象调研。公司高管团队就2025年前三季度业务表现、订单结构、产能释放及战略规划等核心问题与机构投资者进行深入交流。调研信息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订货159亿元(同比增长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0亿元(同比增长23.97%),风电核心部件与散料装卸设备成为主要增长引擎,在手订单361亿元将支撑未来三年收入确认。
投资者活动基本信息
活动概况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特定对象调研
- 时间:2025年11月25日(星期二)13:30
- 地点:大连重工中革基地综合楼324会议室
参与机构及人员
- 中信证券:刘海博、闵睿
- 鹏华基金:柳黎
- 天弘基金:李昕岩
- 中意资产管理:陈东飞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
董事、高级副总裁、首席财务官、董事会秘书陆朝昌,财务管理本部总经理牛经纬,战略发展本部副总经理李楠等多位高管。
调研要点解读:业务、订单与战略全景扫描
业务板块表现:风电与散料设备成增长引擎
公司前三季度整体订货保持平稳增长,其中新能源设备与物料搬运设备板块表现突出。具体来看:
- 风电核心部件:公司在大兆瓦风电轮毂、齿轮箱、塔筒等产品领域具备优势,受益于国内风电新增装机需求(2025年预计110GW以上,长期有望稳定在100GW/年),订单保持稳定增长,前三季度新增订货中占比达31%。
- 物料搬运设备:大中型智能化堆取料机、卸船机等产品处于行业头部地位,在全球海运、矿山需求增长背景下,板块处于高景气周期,新增订货占比30%,下游需求旺盛。
- 冶金设备:受钢铁行业深度调整影响,市场需求平稳,前三季度新增订货占比13%,整体保持行业头部地位。
订单与产能:在手订单361亿支撑未来三年增长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约361亿元,将在未来3年内逐步转化为销售收入。从订单结构看:
| 业务板块 | 在手订单占比 |
|---|---|
| 冶金设备 | 25% |
| 起重设备 | 7% |
| 散料装卸及港口设备 | 32% |
| 风电核心部件 | 20% |
| 船用曲轴 | 2.5% |
产能释放方面,公司三大风电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已陆续投产:大兆瓦风电齿轮箱项目2024年起投产,剩余6台进口设备预计2026年一季度到货;风电轮毂及塔筒项目均已达产,2025年上半年塔筒产能达3.8万吨。此外,80级以上大型船用曲轴扩能项目(投资2.1亿元)预计2027年三季度投产,达产后年新增销售收入3亿元。
财务数据:营收利润双增 毛利率结构优化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79亿元(同比增长8.11%),归母净利润4.90亿元(同比增长23.97%),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主要得益于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及降本增效。分板块营收及毛利率如下:
| 业务板块 | 营业收入(亿元) | 占总营收比例 | 毛利率 |
|---|---|---|---|
| 物料搬运设备 | 30.20 | 27.51% | 22.70% |
| 核心零部件 | 14.64 | 13.34% | 27.87% |
| 工程总包项目 | 6.28 | 5.72% | 29.19% |
| 其他板块产品 | 4.12 | 3.76% | 42.83% |
公司表示,后续稳态毛利率预计维持在15%-20%,将通过研发创新与供应链优化持续提升盈利水平,期间费用占比有望延续下降趋势。
战略规划:国际化与“五化”转型驱动长期发展
公司将“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国际化、服务化”作为战略转型核心,短期目标包括:
- 海外业务:保持占比20%以上,重点布局澳大利亚、印度等八大区域市场,聚焦中高端客户,海外业务毛利率显著高于国内。2025年前三季度海外收入11.22亿元,其中欧洲地区毛利率达36.93%。
- 国企改革:以“五化”转型为主线,推进全流程数智化变革,目标打造高质量发展样板,2025年作为五年计划开局之年,将全力冲刺董事会制定的年度经营目标。
风险管控与投资者回报
公司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管理,通过建立风险项目清单、计提坏账准备、纳入绩效考核等措施防范回收风险。资本开支将聚焦风电、曲轴等核心领域,分红规划兼顾发展投入与股东回报,致力于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价值。
(数据来源: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编号2025-006)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