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我们的“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在晋城】数据事业方兴未艾 数字活力日益凸显

来源:太行日报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在晋城新闻发布会举行

数据事业方兴未艾 数字活力日益凸显

本报讯 记者裴囡囡、董沁亮报道:11月20日,记者从“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在晋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市数据局深入实施数字晋城战略,着力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动数字政府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智慧城市应用场景持续优化、数字产业发展活力日益凸显。

夯实数字基础设施,有力支撑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算力方面,市级统一云平台提供计算、存储、数据开发等服务,全市52个部门154个业务系统在云上安全稳定运行。网络方面,累计建设7529个5G基站,每万人拥有5G基站达到34个,获批全国“千兆城市”;电子政务外网横向覆盖150余家市直单位,纵向联通国家-省-县-乡镇,市县乡覆盖率100%。平台方面,建成“城市大脑”智能中枢底座,搭建全市一体化数据平台,构筑视频融合平台、城市码平台、数字孪生平台、区块链平台等数字基础平台,数字“软实力”显著增强。数据方面,建成全省首个“数据直达基层”系统,申请使用303项国家、省级数据,归集11.4亿条库表数据和2.3万路视频数据,为城市治理、政务服务、智慧生活等领域数字化转型赋能增效。

数字经济发展基础牢固,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程度持续加深。集群发展雏形初现,初步形成以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要聚集区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光谷产业园”入驻企业61家,成功入选首批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区;全市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企业达161户,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26.9亿元,同比增长35.7%。积极培育数字经济新赛道,打造以视觉算法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产业园;全市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企业达到143户;累计建成智能矿山28座,83%的生产煤矿实施了采掘工作面智能化改造,智能化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我市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城市,高平市被评为省级智慧农业示范县;今年1至9月,全市网络零售额达19.95亿元,同比增长21.35%。数字转型生态显著提升,成立数字经济联合会;征集数字服务商33家,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太原理工大学数学学院签署政校合作框架协议,共建数据研究中心和学生实践基地;智慧停车公司完成数据资产入表,实现数据资产化零的突破;开展数字经济大讲堂,不断提高我市各级领导干部数字经济思维能力和专业素质。

以数赋能以数辅政,打造高效协同数字政府。政务办公高效协同,智能办公系统“指尖办”实现一颗钉子、协同办公;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平台完成省级试点任务,部门协同更加规范高效。便民服务方便快捷,“晋来办”完成36家单位385项便民服务事项入驻,注册用户突破350万;小学生入学、高龄津贴发放、新生儿出生等高效办成“一件事”平台上线使用,其中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全省推广使用,入选国务院办公厅政务办公室“高效办成一件事”典型案例。部门履职规范智能,数字城管实现主城区城市事件的智能化发现和高效化处置,10.9万个城市部件码智联在线;智慧环保接入监测监控数据资源,实现环保指标的动态监管;智慧应急打造火情、内涝、煤矿等监测场景,实现安全动态监测和调度指挥。

智慧城市可感可知,群众获得感持续“升温”。教育领域,实现教育城域网市县校三级畅通,建成智慧课堂、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平台,促进教育教学的数字化变革。旅游领域,建立全域旅游监测和一机游晋城平台,为游客旅游智慧化服务。交通领域,提供“看得见、用得上”的来车信息预报服务,搭建智慧停车平台,实现停车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医疗领域,建成全市区域影像数据中心,实现全市9家公立医院医学影像智能辅助诊断、电子云胶片等功能。基层治理方面,智慧社区平台实现全市172个社区全覆盖,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服务水平。城市治理方面,建成全省首家地市级智慧调度指挥中心,开展跨部门联合处置“一类事”,实现了由“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的延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我们的“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在晋城】数据事业方兴未艾 数字活力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