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高雅企鹅”缘何在社交媒体爆红

墨镜、领带,一本正经又笑而不语,你的社交媒体有没有频繁出现一只“高雅人士企鹅”?近日,一种魔性的企鹅表情包席卷了微信、B站、小红书,被网友二次创作出妖娆身姿,或变身办公室“摸鱼牛马”,引来一波又一波的玩梗风潮。看似无厘头的网络狂欢中,为何这只“企鹅”登上C位?为何能成为年轻人的“嘴替”?又折射出怎样的文化表达?

二创翻红的老素材

“高雅人士企鹅”本是2014年国外素材库里一套默默无闻的3D图,作者3Dalia把它设计为圆肚、墨镜与领结造型,自带戏谑表情的抽象企鹅。2024年底,网友在免费素材站重新发掘出它,配上吐槽文案做成表情包而开始在中文虚拟世界传播。今年中秋,抖音博主“吉他英雄”用AI让它在《但愿人长久》的配乐中起舞,“笨拙+优雅”的反差瞬间击中年轻人“体面发疯”的情绪共鸣。随后,地铁沉思、工位视察、地标大屏独舞,地方文旅官方二创,明星素人齐跳“企鹅舞”,“高雅人士××中”成为一种社交暗号。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文化产业管理系姜照君教授认为,集体注意力聚焦与持续的二创是“抽象梗”走红的原动力。“高雅企鹅”在传播中不断被丰富、变形和再定义,不仅用于表达情绪,更代表了一种荒诞、反差的特定幽默审美,一种在平凡中强撑“高雅”的生活态度,以及一种圈层身份认同。

冲破“精致”的解压

姜照君教授认为,将“高贵”“优雅”“仪式感”的标签赋予在身处泥地、雪地的企鹅身上,这种强烈的反差制造出一种荒诞不经的幽默感,映射了当代都市青年的生活状态——在生活的压力中,内心仍渴望或努力维持一份体面与精致的姿态。在社交媒体充斥着过度美化的“精致生活”和无处不在的“仪式感”营销时,“高雅企鹅”提供了一种反讽视角,是一种对“精致主义”与“仪式感”的戏谑与反思。

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学院教师李鑫认为,这只企鹅的走红已成为一种带有自黑、自嘲、抵抗与身份重构意味的亚文化表达,是网民共同用柔性方式对抗现实压力,用魔性的动作解构权威话语,在紧张工作之余一同实现的“片刻狂欢”。

“众乐乐”的集体表达

“吉他英雄”创作的企鹅舞在抖音有57.4万阅读量,由此展开的二创作品在各社交平台接连“10万+”。“网民集体拥有了定义‘什么在当下是流行的、有趣的、值得关注的’能力,对网络议程设置产生了实质影响。”姜照君说。

这场热潮下,主流媒体、地方文旅、科普机构等纷纷“下场”主动参与“玩梗”,或借用这只企鹅与网民拉近距离,或“蹭流量”开展严肃科普。姜照君认为这份“融入而非疏离”能够有效降低沟通门槛,让官方声音和科普知识更容易被年轻一代接受和传播,打破了“高高在上”的刻板印象,增强了亲和力和影响力。

“大规模二创热潮标志着一种参与式文化,证实了‘互联网世界是平的’。”李鑫认为,主流媒体的主动参与实现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分彼此,博爱一家”,由此,“下一只企鹅”又要诞生了。本报记者 易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高雅企鹅”缘何在社交媒体爆红